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從蘇伊士運河想到台灣海峽

中時新聞網

發布於 2022年09月26日20:10 • 張良任

蘇伊士運河監管局9月26日宣布,明年1月1日起經過蘇伊士運河的油輪及其他船隻的通行費將調漲10%到15%。其實自今年3月小漲之後,5月1日開始運河的各類船隻通行費又上調過一輪。1年調整了3次,不但增加航商的負擔,也可能助長全球通膨的攀升。

蘇伊士運河是國際海運航道一個重要節點,目前每天有100萬桶原油,全世界8%的液化天然氣及汽車、家具、家電、化學品等通過運河,2021年共有20649艘船通過,估計占全球12%的商品經過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不僅是全世界的海運樞紐,更是一條國際地緣政治的戰略海線,跟台灣海峽的情況類似。

蘇伊士運河建造時英國、法國占有很大的股份,但在1956年7月埃及總統納瑟突然宣布將運河收歸國有。英法兩國首當其衝,乃聯合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占領蘇伊士運河。納瑟總統之所以敢做出這樣重大的決定是因為他以為有蘇聯在背後撐腰,但事與願違,戰爭中蘇聯所能給埃及的只是外交上的支持;一旦失去奧援,納瑟也只有徒呼負負了。蘇伊士運河之戰對西方的殖民主義在中東敲起了喪鐘,戰後蘇聯趁機擴張在中東的勢力,種下了該地區後來杌隉不安的種子。小國對於大國不切實際的期望常常轉變成失望。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2021年3月長榮海運的長賜輪在運河中擱淺6天,造成370艘貨輪滯留,全球每小時損失4億美元,對當時節節高漲的貨櫃航運費用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初訪問台灣之後,中共緊接著在台灣周邊6處海域進行實彈軍事演習,一時之間台海戰雲密布;美中會否擦槍走火,致使台灣遭受池魚之殃,引起各方的極度關切。台海在保持和平與安定數十年之後一旦烽火再起,美國是否會施以援手,而台灣又如何能夠維持安全,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當前台灣海峽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猶勝於蘇伊士運河。

軍事戰略之外,對全球國際貿易而言,台灣海峽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要道,今年全球50%的貨櫃航運經過台灣海峽,其中全世界最大的貨櫃船幾乎90%都需經過。由蘇伊士運河到日本橫濱港會經過全世界排名前30大貨櫃港中的19個,包括深圳、上海、高雄等。一旦台海出現軍事行動就會造成國際貿易的斷鏈,蝴蝶效應的餘波是世界性的。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埃及總統誤判蘇聯會援助,導致軍事的潰敗,運河被英法占領,河道關閉多年;一旦台海有事,美軍會來協助嗎?與其寄望外援,不如適切調整戰略及建軍備戰的方向。我們絕不能步66年前埃及的後塵!(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