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走進書店,會發現台語文學創作似乎以新姿態形成一股台味風景:《小王子》與《漂鳥集》出版了台語譯本,或近年集結的《台語現代小說選》等相關文學作品⋯⋯。而在這股風潮前,作家胡長松早已堅持了20年的台語筆耕,著作《幻影號的奇航》更於去年(2022年)拿下第46屆金鼎獎的文學圖書獎,除了為台灣/台語文學史寫下紀錄,其也以母語與文學回應故鄉的呼喚。
文字/曾貴麟
自高中時期開始創作,胡長松最初以鄉土文學出發,深受黃春明、宋澤萊影響,致力撰寫源於地方的故事。「文學的核心精神,是抒發人感動的時刻,是直面生活的關懷與回應,我側重將所屬的時代背景描繪出來。」
回憶起寫作的發起地——高雄,小時候四周還是農地,國小講方言甚至還要罰款,唸出母語都有罪咎感,學校老師不支持的情況,他仍堅持以鄉土文學為題材投稿,早期創作敘事文字使用國語,人物對話再轉換成母語,總覺得表述起來有些隔閡,持續摸索地方性風格的統合,將外在與內在對話都轉化成台語思考,為了令人物更加具有血肉,試圖將角色的思考性、感受性與圖像都變成台語化,也因他的靈感都取自生長環境,將生活面貌寫實呈現,情境勢必得進入在地環境,假若從華語轉譯將會缺少最純粹的「氣口」(khuì-kháu)。
「當我們閱讀世界文學,其實原理是一致的,也同樣是作家對於生長處境的探索,是一趟尋根的旅程。而我試著「塑造」更為貼合社會文化的語境,汲取這片土壤的養分書寫這片土地。」
台語文學的創造與轉譯
相對主流語言而言,台語文學創作必然有其瓶頸。胡長松認為,首要克服的,是如何彌補欠缺多時的台語教育,語言使用者出現年齡斷層,導致受眾不夠大,擔心出版社不敢出版相關作品,再者是如何將閩南精神以文字化呈現。
在教育部推動「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語辭典」後,他也隨即調整寫作模式,學習新制的辭典,斟酌一個字一個詞的使用,官方文字的制定不乏正反兩造意見,他認為這是語言演化必然的進程,官方公告的選字不論如何,也是建立標準的依據。「全世界的語言都是約定俗成,羅馬拼音亦是如此,語言自誕生朝向統一化,語言作為溝通媒介的本質,這是必然的過程。」
胡長松另有《棋盤街路的城市》、《台灣我的祖國》等台語詩集著作,詩歌更能體現語言的音律美感,他說:「相較於華語詩悠久的歷史發展,語言已經走進壓縮化的過程,意象朝向繁複、晦澀或超現實的趨勢。而台語詩目前正處在青春期,仍在學習表達感受,青澀且直率。直抒情緒是文學創作的基礎,而非成為好作品的必要條件,仍需要摸索趨近精緻化的過程。」他舉美國詩人惠特曼作為參照,指出台語詩如頌歌,重視音律性的特質。
胡長松也非常重視世界經典的台語轉譯,偕同作家宋澤萊和林央敏,致力於西方詩歌的翻譯,定期刊登於《台文戰線雜誌》,以台語腔調還原詩中的生命觀。他說:「相信世界文學的記憶會橫向影響台語文學,令本土語言更加成熟。現階段的台語教育,應該從青少年文學著手,《金銀島》、《所羅門王的寶藏》是好的選項,這些經典作品也是我的文學養分,以台語帶出趣味故事分享給孩子。目前的轉譯受語境差異的綑綁,部分作品的翻譯稍嫌生硬,但仍是好的開始。」
語言是文化的臍帶
「台語文化的發展需要分兩個層次,一是文化端,指的是閩南文化所涵蓋食、衣、住、行等的生活面向;另一個則是語言端,文字作為表達媒介的主軸去觀察,兩者有所區隔,也是相互影響的。」胡長松以台語文學家與編輯者的角色切入,認為近期「台風的美好年代」說法,其實並不精確:「年輕族群可能難以想像從前街坊小巷以台語為主的社會情景,台語經典歌曲在歌廳反覆傳唱,成為一代人的共同回憶。但方言發展局限於政治氛圍,留下長達40年的空白,自1987年重新出發,慢慢建構台語文化的脈絡。再到新世代用嘻哈文化或流行影視等新形式,加以反轉,的確是我所樂見的。」
攤開胡長松的歷年創作,從首部小說《柴山少年安魂曲》到《幻影號的奇航》,多以地方為根衍生出故事,藉由具象的人物與背景,傳遞出蘊含文中的歷史觀照,寫作前,他以為家鄉僅僅是高雄的某個小地方,隨著寫作開始綿密的田野調查,藉由貝類殘骸的位置,發現平埔族的在此生活過的痕跡,推敲出過往的地形地貌,這些發現都被他編織進小說,《幻影號的奇航》加入《陳小涯外紀》的史料,引述明朝軍方、海寇與原住民族曾在此地交匯,胡長松才發現從小居住到大的場域,竟是台灣登入世界歷史的關鍵點,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故鄉。
保存語言等同保存文化,胡長松錄製作品的台語朗讀,聆聽他逐字逐句唸讀故事,語氣溫暖且渾厚,彷如回應故鄉的呼喚。他的祖母和曾祖母都出生在高雄內惟,這塊土地因文學重新與台灣史連結,左營又是國家南進的重要渡口,高雄作為台灣歷史的重要樞紐,他期許在地人傾力爬梳自己的根,挖掘更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藏;將目光放遠,台灣各地也同樣富含各自的故事,等待台灣人回望自身來歷。那些悠久的記憶藏放於母語,語言是文化的臍帶,土地最初、最親暱的印記。
留言 5
IIDAYEN
真用心洗🧠⋯⋯⋯真噁心的文青體!🤮🤮🤮
2023年06月13日13:21
副連長
嗯,找著找著還是一樣說“跟大陸沒關係”
2023年06月13日08:30
Lynx
尋根很好啊!除是原住民、西荷後裔或1945後遷台者外,閩系如不知先祖來由,祭祖時記得看看堂號,就知道是從大陸的河南、甘肅還是哪裡來的,而福建沿海曾貿易昌盛,也有許多阿拉伯後裔,有些在當地墓碑還是雙語的喔;客系也許可依口音或聚落推論,近代多半是廣東為主;如果以上皆非,可能就是1945年後的日遺居民,許多是九州來的,聽說在台為數眾多,雖都已改為漢姓,但家族應該都知道,也很有凝聚力…,台語文學真是充滿多元色彩呀!
2023年06月09日18:09
hazel yu
所以,台語的根是什麼?從哪裡來的?
2023年06月09日15:46
黑社會小妹妹
恭喜!
2023年06月09日13:1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