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看到一篇PO文,問「你覺得男生的什麼地方最性感」。本以為留言區肯定又是老套的那幾樣,喉結、酒窩、腹肌、鎖骨之類的。結果一點開,清一色的留言說的都是我從來沒想到的 ——「眼淚」。What?Why?留言區裡有這麼一個熱門答案:「眼淚是男人最好的嫁妝。」隨便再看看其他相關PO文,驚奇地發現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共識。
男人的眼淚,融化了有毒的男子氣概
過去很長的時間裡,人們認可一種看不見眼淚的剛毅男子形象。80年代,《追捕》中的高倉健作為這種「剛毅形象」的代表性人物,成為了一代人的偶像。這種形象確實有其獨特魅力,但當全社會都將這種氣質作為「男生必須要追求的東西」,甚至讓其成為一個社會的底色,那它就可能變成一種有毒的規訓。之所以被稱作「有毒」,是因為它對男性自己、對身邊人、對整個社會秩序,都會有不同層面上的傷害。它構建起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結構裡,競爭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對他人的服從或支配成為一種常態。對失敗者和弱者的共情成為無用之物,剝奪邊緣群體和女性的自主權則順理成章。除了成功的男性,很難有人能在這樣的規則裡活得真正自在。
而男性在女性面前的眼淚,看起來剛好可以把有毒的男子氣概沖淡。表現出自己需要依靠和幫助,不再是高人一等的支配姿態,侵略性也隨之消失;當然願意哭泣本身,就是對堅忍的放棄。男人的眼淚當然無法把有毒的男子氣概一筆勾銷,但即使是胸肌最大的那個霸總,落淚的時候,人們還是能感覺到他身上的男子氣概有了某種程度的「鬆動」。
但是男性哭一下就能引起如此大的「興奮」,恰恰證明在更日常的生活裡,這還不是一種常態。陸劇《繁花》裡面非常受歡迎的女性角色汪小姐,也因為一句「我是我自己的碼頭」而為人津津樂道;追捧螢幕上的獨立女性,有可能正是因為現實中依然能感受到不同。男人哭一哭,就可以變成「最好的嫁妝」,大概意味著,我們確實需要平等的、真誠的、願意示弱的男性形象,但要碰見一個,依然沒那麼容易。
人們只會越來越喜歡能坦誠對待自己的情緒的人
一個能坦誠對待自己情緒的人,在直觀感受上,這樣的人更「具體」;從心理學來看,人格也更健全。在2011年進行的一項對照實驗中,研究者透過電子郵件,分時段給其中一組人進行總時長為18小時的情緒能力(EC)培訓。(Nelis et al.,2011)情緒能力,也就是適度、自然地流露和表達情緒的能力。
然後,研究者對接受培訓的人們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僅僅是18個小時的線上培訓,就足夠讓提升了情緒能力的人,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主觀健康、社會關係品質和就業能力。
在狩獵的世界裡,誰肌肉更發達、能獵殺更多動物,誰就更受歡迎;在人更關心人的世界裏,誰擁有更健康的內心、更強大的自我效能,當然也就能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