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素人試駕】開著Camry去環島!Toyota Camry試駕一週心得

8891汽車交易網

更新於 2021年05月21日03:15 • 發布於 2021年05月21日03:15 • 8891新車

早在2018年時我就在日本租車試駕到第八代油電款Camry了,這次我將駕駛2021年式汽油尊爵款Camry進行一趟環島旅行。

相較於現在CUV、SUV的大流行,三廂四門Seden車型逐漸被邊緣化的年代而言,尤其是Camry這種中大型房車,銷售量更是少的嚇人,但是還是有少部分車迷偏愛這種中大型房車,特別是我這種家裡從小就開著Camry長大的年輕人,還記得小時候坐在爸爸的二代Camry後座,看著駕駛座那會自動繫上的安全帶,是我對這台車的唯一印象,直到我18歲考到駕照後,也是開著家裡的1992年美規第三代Camry練車,後來家裡也添購了2005年第五代國產Camry,最後就連我自己開的也是2009年第六代的Camry了。

在Camry剛進入國產的年代,每個月的銷售量也是有兩千多台的實力,還成為多年中大型房車銷售冠軍,但是後來因為SUV市場的崛起,中大型房車市場也相對萎縮,當然Camry也不例外,不過Toyota於2018年所推出的第八代Camry,似乎是為沉寂已久的中大型房車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第一眼就被它的外型給驚豔到了,不得不說這樣的外型就算是年輕人也會喜歡,徹底讓Camry擺脫以往「老人車」的刻板印象。(圖中由左至右依序為五代、六代、八代)

其實我在2018年於日本旅遊時就租過第八代油電款的Camry了,當時我開完後對這台車印象非常深刻,跟以往開過的Camry完全不一樣,這輛車不論是它的外觀、操控還是油耗,都讓我相當滿意,但想到油電款與汽油款式存在十幾萬的價差,且日後的稅金、二手價、大電池更換費用還是讓人無法忽視,因此我還是比較傾向選擇汽油款的Camry。

不過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對於Camry小改款前的排氣量有些疑慮,不管是汽油款或油電款都只有2.5升的級距能夠選擇,這對於往後的稅金或是二手價都非常的不吃香,但小改導入2.0升汽油引擎車型後,就不必擔心以上提到的問題了,這顆新引擎搭配10速CVT變速箱,能源局油耗數據達16km/L以上,所以我這一個禮拜會帶著這台小改款Camry來一趟環島小旅行,充分體驗這台車的駕馭感受以及這顆引擎強調的省油性。

這趟環島我選擇以順時鐘的方向進行,路線大概是從桃園大溪出發走國道三號往北接國道五號,接著走蘇花改前往花蓮,沿著台11線往南接南迴公路,接著屏鵝公路沿路看到國道三號南洲交流道,在臺南市區與嘉義市區玩一天,最後從嘉義上國道一號往北到新竹系統轉國道三號下龍潭交流道,完成環島一圈的小旅行,預計總里程大約會落在在850km,同時進行簡易的油耗測試。

上高速公路後首先體驗的是TSS2.0的輔助駕駛功能,因為家裡有一台搭載LSS1.0輔助駕駛系統的Lexus ,感受到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大家詬病的車道置中明顯偏右的問題,在這套TSS2.0上面已經完全得到改善,車輛能夠非常精準的維持在車道中間行走,再來是加速跟煞車的反應變的更準確更和緩,不會有之前那種加速過快或者煞車過猛的狀況發生。

這次還新增有一個功能就是轉彎煞車,當跟車系統偵測到轉彎幅度過大時會自動減速通過,可惜的是系統只會在「彎中煞車」而不是預先煞車,這一點有些可惜,因為在彎中煞車會有種突兀的不舒服感,不過還是得稱讚一下Toyota,願意開放更多功能的輔助駕駛供台灣消費者使用。

這次小改款Camry讓人非常興奮的就是搭載日本原廠的車機,並非大家聞風喪膽的「車沒事」(車美仕)主機,這個主機除了可以支援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以外,還能透過方向盤上的語音鍵呼叫語音助理幫忙開啟導航系統,可以讓駕駛更專注於開車上,減少分心的狀況發生,比較可惜的是螢幕尺寸真的小了一點,以現在都是大螢幕的趨勢來看真的有點落漆,那厚厚的邊框應該可以再多加利用才是。

另外基本的倒車顯影、藍芽通訊配對、收音機、油耗監測等,這些都沒有缺少,雖然沒有其他特別的配備,但已經可以符合大部分人日常使用的需求了。

順便記錄下從大溪交流道一路開到花蓮市區的油耗數據,總里程170.3km,平均油耗23.8km/L,這段上高速公路後雖然沒有塞車,但是下班時間依然車多,我索性就順著車流開,在國道五號出雪隧後油耗一度達24.4km/L,不過當時因為再開車無法使用手機拍照記錄下來,而走蘇花改的平均速度我大概都維持在70km/h左右,所以在不超速的情況下Camry真的是非常省油的。

第二天我沿著花東的海岸線,也就是台11線,一路開往台東,由於開車過程真的讓人感到很放鬆,再加上花東海岸線的美景,讓我不自覺的一直開一直開,一路開了200km才在台東東河包子稍做休息,這途中最讓我感到驚艷的就是這顆2.0升Dynamic Force引擎,與可模擬10速的CVT變速箱之間的搭配。在花東海岸上有許多高低起伏的路段,但是這顆引擎與變速箱的搭配依然算是很靈敏,雖然大腳油門下依舊有著CVT變速箱那無可避免的高轉引擎聲,但是動力仍算是來的很迅速很靈敏,但我不會說是猛爆或有貼背感,畢竟CVT還是有它先天上的劣勢存在。

也許Camry在動力上不能帶給人很大的期望,相對換來的是它那驚人的油耗,主因就是CVT變速箱與這顆號稱有熱效率40%的2.0升引擎所帶來的,即使不是高速公路,Camry行經長達200km的海岸線也能跑出平均油耗20km/L以上的成績,我要提醒下各位,這可是一具2.0升引擎搭配將近四米九的大車身所跑出來的成績,也沒有油電系統的加持,就這樣的數據而言,應該不會有人會對它的動力太過苛責了,因為這台車想帶給駕駛的體驗,就是平順的加速度與優異的節能性罷了。

這段花蓮雲山水一路到台東的油耗測試,總里程386.9km,平均油耗22.2km/L,雖然台11線沿途限速都在50~60km/h之間,但偶爾還是難免會開得稍微快一點,因為這輛車的底盤的穩定性會讓你不知不覺的加快速度,就算遇上慢車還是能很輕鬆的超車,不必重踩油門動力就有迅速的反應,相信開過的人一定會對這顆引擎與變速箱的搭配讚聲。

在台東市區買完伴手禮後,我就繼續前往今天的目的地臺南,這次環島可以讓我減少休息次數,一直享受在開車過程裡的原因,除了車輛本身底盤的舒適性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配備,那就是「駕駛座椅」,沒錯!真的就是椅子,這代的Camry由於搭載TNGA底盤,所以讓整體車身重心降低不少,再搭配這張有著8向電動調整的座椅,坐上去後調整到我最喜歡的坐姿可以整個人深陷在座椅裡,跟車子有合而為一的感覺,不像有些車子的椅子坐上去好像會人車分離的感覺,雖說椅子包覆性普通,但是座椅發泡棉是很有支撐性但又兼具舒適性的,椅面的長度也算是足夠,腿部可以完全的支撐住,所以椅子是讓我更喜歡開Camry的原因之一。

這代換上新底盤的Camry,遇到路上凸起物或是坑洞的處理能力真的也進步非常多,壓過坑洞的Q度,過坑洞後的穩定性都很優異,不會讓車身有過度的晃動,路面的濾震效果也非常有質感,那種呈現出來的絲滑感,雖然還沒有到豪華進口車的地步,但也有一定的水準了。

但是如果要說到內裝,那真的就離豪華有點距離了,雖然這代的內裝視覺上讓人有更年輕的感覺,尤其是將以前一定出現在Camry上的核桃木飾板,換成更年輕更有現代感的黑色木紋飾板,但是在門板、扶手的用料上就稍嫌失了些水準,不過以100萬的級距來說還算是勉強可以接受。

隔音的部分雖然這只是一台Toyota,用料一定沒有Lexus好,但是隔音表現還是有一定的水準,唯一要提的就是原廠搭配的輪胎,是橫濱的Blue Earth GT,它本身就不是強調降噪的輪胎,日後如果將輪胎換成胎噪更小的輪胎,我相信來自輪胎的噪音可以再減少一些;防火牆的隔音也頗為理想,將來自引擎室的聲音隔絕掉很多,即使CVT拉高轉後會產生比較大的引擎噪音,也都抑制的讓人可以接受;風切聲也比舊款Camry減少很多,但是如果旁邊有車輛經過,聲音還是會很明顯的傳入車內,畢竟沒有像Lexus一樣配上雙層隔音玻璃,整體而言車室內的隔音是非常不錯的,屬於中上的水準。

過了南迴公路後稍作休息,繼續沿著屏鵝公路前往南洲交流道,繼續開往台南,到台南時剛好是車多的下班時間,道路非常擁擠,前後左右都是摩托車,但是這代Camry在A柱與後視鏡中間的視野空隙非常大,左右前方的視線死角相對縮小很多,再搭配BSM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讓這台中大型房車就算在市區巷弄間穿梭,也不會讓人覺得壓力很大。

但是有個配備台灣小改款竟然沒有標配,那就是停車鎖門後的後視鏡自動收折,因為當你在路邊停車格停完車後,這時手動按下收折後,就會看不到車外後視鏡反射的後方來車狀況,開門一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危險,然而如果不在熄火前收折,下車後就沒辦法再做收折了,這樣後視鏡又擔心會被撞到,所以這項配備沒有全面標配真的很可惜,因為這實在也不是需要什麼成本的功能,但卻會大大增加停車時的便利性。

台東市區到台南市區這一段路的油耗測試,總里程604.8公里,平均油耗21.4km/L,抵達台南後在市區塞車加上找車位,讓油耗降低不少,所以要在市區有絕美的油耗還是要交給油電系統發揮才是。

最後一天的環島行程,我決定跟朋友在台南及嘉義的市區玩上一天,這是第一次完整體驗Camry在市區的駕馭感受,這代Camry在轉向方面也做了不少改變,首先方向盤的盤徑縮小了一點,小一號的方向盤,再加上豐田一貫很輕手的轉向手感,讓Camry在市區轉向起來變的非常輕鬆,再來最重要的就是方向盤的左右圈數大概減少了半圈,這是讓這台車在市區轉向可以如此輕鬆的一大原因,整輛車的迴轉半徑也不像是一台中大型房車,甚至有在開Altis的感覺。

雖然Camry是一台在市區穿梭代步很輕鬆的車款,但要注意的是,這輛Camry只有前二後二的停車雷達,相對這麼大的車身卻只配置四個停車雷達,實在是有些不足,很多死角常常感應不到,容易造成碰撞的機會增高,但因為這次的停車雷達是真正日本原廠裝設的,並非到台灣才事後加裝的,所以整體外觀平整許多,質感也油然而生。

在越來越多車廠開始用觸控螢幕取代實體按鍵的潮流下,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可以簡單操作的實體按鍵,包含冷氣、音響大小聲、後車廂開關、油箱蓋開關、循跡防滑開關等,Camry配置許多這樣的實體按鍵,讓駕駛在開車過程中要去調整也都不用特別的費心尋找。

這代Camry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同樣配備了Auto Hold跟電子手煞車功能,所以在停等紅綠燈時,可以適時的讓雙腳稍微放鬆休息一下,不必一直踩著煞車踏板,是非常便利的一項科技,而且操作非常容易,只要開啟Auto Hold功能後,再深踩煞車即可啟動。

結束了這兩天的小旅行,最後要開剩下的200km高速路段回到這次旅途的起點,龍潭交流道,沿路上都是依照速限在行駛,偶爾還是會想重踩一下油門,沒想到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10km/h行駛的情況下,Camry重踩油門的提速感還是不錯的,要超車也是非常容易,畢竟Camry還是有著173hp馬力的帳面數據,雖然這顆CVT還是要高轉才會有力,但是動力轉送上來後,油門的反應也算是很靈敏,在高速公路上絕對夠用,但是想要貼背感的消費者,我只能說這台真的不適合你,畢竟它終究只是一台「Camry」。

最後總結整趟環島里程共跑了906.4公里,電腦顯示平均油耗20.8km/L,總加油量43.67公升,換算出的實際平均油耗為20.75km/L,可以說電腦計算的平均油耗跟實際油耗幾乎沒有誤差。

前文就說過我之前在日本開過八代油電款Camry,當時是我第一次開油電車,所以對於它的油電系統非常滿意,最讓我驚訝的是油耗,在日本五天開了快1000公里,最後油耗達到驚人的27km/L,讓當時的我印象非常深刻。

所以在這次還沒開到2.0升汽油款之前,我其實是不抱期望的,因為我內心認為,2.0加上CVT再配上那麼大的車身,開起來應該很重拖,也因為沒有了油電系統,油耗應該就跟一般2.0升車款差不多,但是沒想到我真正坐上駕駛座後,在日本的那種感覺就都回來了,沈浸在那可以讓我深陷的座椅,引擎發動下去,引擎的怠速聲也非常細緻,油門踩下去,輕盈的起步動態,至今都讓我非常滿意。

到最後真的開完整個台灣,也讓我完整體會這台車帶給我的感受,不只是底盤、引擎、變速箱、TSS2.0、車艙氣氛、驚人的油耗、車機系統,我想都再再顯示出它100萬的價值,再加上豐田車款最自豪的妥善率,相信對動力不是特別要求的駕駛,應該都可以接受它。

2.0升汽油款的油耗雖然不像2.5升油電款那麼好,但是預算型買家可以直接少掉新車15萬的價差、加上每年省下5000元左右的稅金與大電池的更換費用,更別提最重要的二手價,2.5升在台灣的稅金制度下已經不吃香了,如果再加上油電系統的保養疑慮,讓這台2.5升油電款Camry在二手價方面真的慘不忍睹,如果有以上顧慮的買家,我覺得這款2.0升汽油車型會更符合您的需求。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