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Painting is self-discovery. Every good artist paints what he is.rdquo- Jackson Pollock
「繪畫是自我發現。每一位好畫家所描繪的都是他自己。」─ 傑克遜bull波洛克
皮羅斯馬尼,《自畫像》(Self-portrait),油彩油布,190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Photographed by Eduard Klar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Threshing Floor in the Country》,油彩油布,191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尼科bull皮羅斯馬尼(Niko Pirosmani, 1862-1918),出生俄羅斯帝國所統治下、喬治亞中一個村落米爾扎尼(Mirzaani)的農民家庭,他年幼時父母就去世了,由他兩位姊姊扶養他長大。1870年,他與她們一起搬到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由於經濟因素,他找了一份幫傭僕人的工作,為當地富裕家庭提供勞務,期間學會了讀寫俄文和喬治亞文。1876年,他返回家鄉成為一位牧民。
皮羅斯馬尼後來透過自學,開始使用油彩在黑色油布上畫畫。1882年,他與另一位畫家George Zaziashvili合開了一家繪畫工作室,該事業不算成功,因此他又陸續從事過鐵路售票員、牛奶銷售員、建築粉刷工,也接招牌訂製等畫匠的工作。畫畫在他所處的地點和時代背景中,不足以經營生計,因此皮羅斯馬尼一生困頓,1918年4月,他疑似得到當時正在流行、難以醫治的大流感,造成營養不良,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去世。由於去世時的他默默無名,有記錄的資料僅顯示他被葬在某個公墓,但在該公墓中的哪個位置,詳細情形至今依舊是個謎團。
皮羅斯馬尼,《盛宴》(The feast),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credited to yakovlev.alexey(https://flickr.com/photos/30628571@N04/32326330131)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P
創作風格與特色
皮羅斯馬尼描繪的對象廣泛,受到他生平經濟能力和生活條件的限制,他基本上就是在記錄他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包括鄉村生活點滴、商人間的交易、他為富裕階層人士所繪的肖像等等。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歸類出,皮羅斯馬尼偏好描繪自然和鄉村生活,對都市景觀無甚關注。他創作了許多動物畫,雖然「看起來」這位素人所畫的內容和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歐洲傳統繪畫,在精緻和專業性上有著天壤之別,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竟意外地突顯出獨特性,受到後來藝術史學者和藝術家們的讚譽。
皮羅斯馬尼,《長頸鹿》(Giraffe),油彩油布,約1900年代。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或許是因為經濟上的考量,抑或是當時喬治亞物資缺乏,皮羅斯馬尼習慣將油彩塗在油布(oilcloth)上,而非畫布(canvas)上。與其他藝術家不同,極有可能是因為天生和後天上的限制,他在創作方面,沒有能力達到模仿自然的維妙維肖,繪畫時也不關注細節。他的作品和一般畫作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多數作品中所用到的色彩種類十分有限,甚至有部分畫作是單色的。有後世評論認為,他的畫作顯示出畫家「敏銳的構圖考慮」(sharp compositional consideration),但這樣的觀點客觀來說可能流於吹捧而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無論從他作品的內容和色彩來看,實在很難認為他和所謂「偉大的藝術家」有什麼關聯,更遑論能產生什麼影響。高比例深黑色佔據了他絕大部分作品的畫面,畫中無論是人物或是景物都缺乏深度,這也是素人畫家常見的現象,因為他沒有受到足夠的正規繪畫教育,讓他知道要如何構建出看起來複雜且精準的作品。
皮羅斯馬尼,《家族宴會》(A Family Celebration / Family Feast),油彩油布,1907。Image credited to yakovlev.alexey(https://flickr.com/photos/30628571@N04/32326330131)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如果將他的作品和另一位一般人較為熟知的後印象派藝術大師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 1844 ndash 1910)相較,皮羅斯馬尼的作品,無論在色彩的豐富度、構圖的呈現、製作的水準,甚或是想像力的視野,顯然差了盧梭一大截。他畫中的人物往往位置是正面的,面無表情,毫無情緒,亦無生氣,所繪製的動物也是頗為死板,和公園中的水泥或石化原料所製成粗劣的人造模型幾乎沒有兩樣。那究竟這樣一位藝術家,是如何從生前默默無名,到去世三十年後,逐漸建立起他在西洋美術史,特別是在東歐「前衛藝術」(avant-garde art)的領域中,達到一個驚人的高度呢?
盧梭《Myself: Portrait ndash Landscape》,油彩畫布,189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The actress Margarita》,油彩油布,1909。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伊朗獅》(Iranian Lion),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P
一位傳奇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全世界嚴重的經濟和民生問題,當然也影響到在俄國統治下的喬治亞,即使在他生前確實有些當地藝術家注意到他的作品,但依舊無法改變他在去世前都尚未被廣泛肯定的事實。
在他去世幾年後,皮羅斯馬尼的作品被西歐學界人士,轉介到當時以巴黎為首的藝術圈內,並被歸類為「純真藝術」(Naiumlve art,也有稱為「素人藝術」或「樸實藝術」等多種翻譯稱謂),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國際聲譽。他去世近十年後,於1926年,關於他的專著,被包括以法語及俄語等不同語言發表,大大提升了他的知名度。在二戰後1950年代,藝術史學者對皮羅斯馬尼的興趣逐步提升。戰後在世界藝術中心還沒轉移至美國紐約之前,原始(生)藝術(L#39art Brut/Art Brut)在法國藝術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01 ndash 1985)的大力倡導下,皮羅斯馬尼作品所呈現出那種遠離西歐主流藝術觀點的「原生性」,獲得當時歐美藝術家的大力推崇。和盧梭相較,他的作品雖然出現的較晚,但在藝術風格的感受上,顯然比盧梭還要「原始」數十年至百年以上,大大遠離西歐主流藝術傳統,卻又保留著東歐基本文明中的樸質人文情懷,令當時歐洲藝術家看到他的作品後相當震驚。那種前所未有的「本能性」創作圖像,給了嚮往現代藝術中「純粹性」的藝術家們很大的鼓勵和發想的空間。
皮羅斯馬尼,《塔塔爾水果商》(A Tatar Fruiterer),油彩油布,1910 ndash 191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Portrait of Alexander Garanov》,油彩畫布,190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之後,或許基於國族或民族主義的考量,1969年的蘇聯拍攝了一部以他為名的電影,片名就叫做《皮羅斯馬尼》(Pirosmani)。由於這部電影沒有得到任何國際性的獎項,討論度也寥寥無幾,亦無管道可以親炙這部電影,只能從IMDB網站觀眾評價中去了解,這或許是部相當紀實感人的影片。1972年,晚年的畢卡索因為看到他的作品深受啟發,特別以這位藝術家為對象,畫了一件素描並展出,再度強化了藝術界,對於這位大家都不甚熟悉素人藝術家的重視和更為深入的研究。自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1917 ndash 1991)獨立後的喬治亞,為了對這位作品風格特異,深受西方主流藝術圈關注景仰的藝術家表達敬意並予以肯定,在該國其面值一元喬治亞拉里上,也印有這位傳奇藝術家的肖像。
面值一元喬治亞拉里上的皮羅斯馬尼。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A Robber with a Stolen Horse》,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許多重要的美術館中舉辦過展覽,比較重要的幾的地點包括基輔(1931)、華沙(1968)、巴黎(羅浮宮)(1969),維也納(1969)、東京(1986)、蘇黎世(1995)、伊斯坦堡(2008)、維也納的亞伯提納美術館(Die Abertina Museum, 2018/2019),以及今年初在法國南部亞爾的梵谷基金會的展區,和梵谷基金會聯合舉行梵谷與皮羅斯馬尼《Niko Pirosmani ndash Wanderer between Worlds | Vincent van Gogh: Speed amp Aplomb》的雙藝術家聯合展覽。
歸結而言,本篇介紹的這位在文化上距離我們很遠、風格也十分特異的藝術家,對於眼睛習於觀看歐美或華人主流古典以及現當代繪畫的藝術愛好者,想必會有很大的衝擊。最後,我們來看看這位藝術家在市場上的表現:2018年11月27日在蘇富比倫敦的俄羅斯繪畫專拍場上,皮羅斯馬尼的作品,尺寸為105 x 85公分《穿著LECHAKI的喬治亞婦女》,以驚人的223萬英鎊(合約新台幣8826萬元)售出。
皮羅斯馬尼,《穿著LECHAKI的喬治亞婦女》(GEORGIAN WOMAN WEARING A LECHAKI),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courtesy of Sothebyrsquos
或許我們難以接受這樣一件作品的這樣一個價格,而對於這樣一個事實的耳語也絕對不會少。不過,相信我們都會達成一個共識:皮羅斯馬尼的創作,是那種看過之後,一生都難以忘卻的作品。
原創性足夠的作品,或許和我們心目中的美或美感,有著很大的距離,但這就是藝術詭異和有趣的地方。當我們被主流藝術作品所形塑的觀賞經驗侷限之後,是否也令讓我們對藝術體驗與想像更加狹隘了呢?
皮羅斯馬尼,《黑熊》(Black Bear),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A Wedding in the Old-Time Georgia》,油彩油布,191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