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阿寶!最近週末放假總喜歡往山裡跑,即便在都市也喜歡望向窗外,看遠方的山。在瑞士的日子裡愛上爬山,回台灣後發現我們很幸運,這裡的山好美。
歡迎追蹤我的帳號,每周更新關於山的大小事!
Instagram:abo_exploring
部落格:Abo Exploring
連續寫了幾篇登山路線分享後,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我超愛的登山APP——Windy!
不論是領隊、嚮導、協作還是登山前輩,阿寶發現他們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手機裡都有安裝Windy;如果想透過漂亮的介面快速查詢某座山每小時的氣溫、雲層高度、降雨量的話,這款APP絕對是首選。
不單是日常使用,我還會在排定登山行程後(甚至行程中有網路的話)不斷透過Windy看天氣,確保天氣是適合出團的,並準備相對合適的登山裝備;用了超過半年下來,發現Windy準確度真的很高?。
接下來就由阿寶一步步示範如何使用吧!
Windy簡介
Windy是一家提供氣象預報服務的捷克公司,成立於2014年。除了網頁版外,也有提供iOS和Andriod APP。
Windy內建多種預測模型。台灣地區有三種,分別是ECMWF、GFS和METEOBLUE。
- ECMWF:來自歐洲的全球中尺度模型,解析度9公里。每3小時更新未來六天內的預報,每6小時更新未來六至十天的預報。
- GFS:來自美國國家氣象局的全球模型,解析度22公里。每小時更新未來五天內的預報,每3小時更新未來五至十天的預報。缺點是解析度不夠高,導致在山區、雲量和降水預估方面不如其他模型。
- METEOBLUE:來自瑞士Meteoblue公司,整合了多種全球與區域的模型,強項是預測氣溫和風,在歐洲阿爾卑斯山地區的表現特別出色。
Windy實際操作
▾▾ 首先打開Windy APP,在畫面左上角會顯示你目前的位置和天氣預報。左下角有個撥放鍵,點下去之後會有動畫模擬未來十天的天氣變化;而要搜尋某座山的天氣情況,可以按右側查詢鍵。
▾▾ 輸入想去的地方後,系統會自動跑出符合的選項,我們只要從裡面挑一個就行了。不過!因為有些地名(像是太平山)會和中國地名重複,要記得確認地理位置是否正確,不然看到的氣象預報可能會差個十萬八千里喔。
點進去之後,就能看到該地點的基本氣象資訊囉;包含圖像化呈現每三小時的天氣概況,還有相對應的溫度、降雨量、風速。
▾▾ 滑到最後面還可以看到地點的日出日落時間、海拔高度。也可以把地點加到「我的最愛」,這地點就會在首頁地圖上出現愛心標示,以後要再查詢該地點的話直接點選地圖上的愛心就好、不必重複輸入關鍵字搜尋,非常方便!
但這樣還不夠,雲層分布狀況也必須注意才行!畢竟雲比自己低叫做雲海,雲跟自己一樣高就叫做白牆了。
▾▾ 點選螢幕下方「Display as: 基本」,改為選擇「Meteog.」,就會出現雲層分布圖。
▾▾ 來來來,我們放大看一下雲層分布圖。灰色區塊有濃有淡:濃的顏色代表雲層較厚實、反之,淡色代表雲層較稀疏。水平虛線代表的是海拔高度,我爬高山時大多是觀察2000公尺和3000公尺那二條線,看看預計抵達山頂或展望點時的雲層分布情況;假如雲層高度剛好和我一樣,就可以先做好遇見白牆的心理準備了……
還記得文章一開始提到台灣主要有三個模型ECMWF、GFS、METEOBLUE可以看嗎?點選「比較」就能看到三種預測一字排開囉。
使用半年下來,我自己的經驗是ECMWF的準確度最高,再來是METEOBLUE,猜測可能是ECMWF網格較小,所以比較精確;METEOBLUE是透過AI集成多種模型的結果吧。也歡迎有研究這方面的讀者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或相關知識!
▾▾ 另外有些地點還整合了網路攝影機,能透過畫面右邊的小按鈕觀看地點附近的即時影像,了解實際天氣情況。目前我關注的幾個點中,翠峰湖和合歡山是有的;但嘉明湖和玉山就沒有。
Google搜尋「即時影像監視器」也能找到一些旅遊景點的即時影像。
▾▾ 右邊選單中可以切換不同圖層和標示,不過這部分我比較少用,就交給大家自由探索囉。
以上介紹的功能都是免費版就能使用的。Windy也有提供付費版,每月$100元或每年$640元,可以自行衡量是否需要購買。
▾▾ 兩種版本差異如下表;目前免費版是沒有廣告的,但明年(2021年)開始就會有了。
後記
Windy介面設計簡單好上手,真心推薦給也喜歡爬山的你!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仔細看了官網的介紹,才發現原來Windy團隊居然才15人!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還能做出如此漂亮的介面、整合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實在厲害。
如果要計劃上山的話,我從十天前就會開始每天關注登山地點的天氣預報,包含氣溫、降雨量和雲層分布;甚至在山上過夜的時候,睡前還要再打開來確認一下隔天天氣預報,才安心睡去。
不過山上天氣千變萬化,加上地形影響,其實沒有一種模型的氣象預報能做到100%準確。在出門前多蒐集不同來源的氣象資訊,做好事前功課再上山,才是最保險的選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