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雞娃現象盛行!第三胎給17萬台幣,中國人仍高呼「不敢生」?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1年09月24日11:26 • 發布於 2021年09月24日11:25 • 邱莉燕

為挽救生育率,大陸開放民眾可生三孩。甘肅一個小縣城臨澤響應政策,推出「生育大紅包」,若生第三個小孩最高補貼4萬人民幣。儘管享有眾多優惠,但大陸人還是高呼「不敢生!」。

只要生育第三個寶寶,三年可領4萬人民幣(約17.17萬台幣),前所未有的津貼補貼方案,令甘肅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臨澤,頓時出名,成為輿論焦點。

這個面積比台北市大10倍的縣,位於河西走廊,以色彩斑斕的岩石地貌「七彩丹霞」,多次被票選為中國最美神奇地貌。

中國甘肅臨澤地貌「七彩丹霞」。取自百度百科
中國甘肅臨澤地貌「七彩丹霞」。取自百度百科

中國甘肅臨澤地貌「七彩丹霞」。取自百度百科

只是,雖屬全年接待700萬遊客的旅遊勝地,但常住人口僅11.6萬人,地廣人稀。人口形勢更嚴峻的是,從2018年起,人口出生率已經連續三年下降,縣裡的老人猶然記得,八年前全縣明明還有15萬人,相當於平均每年約少5000人。

三孩新政「含金量」頗高

為了響應北京中央「放開三孩」的新政策,一方面也為提升人口總數,臨澤在2021年9月正式推出了11項鼓勵生育的配套措施,由於新政「含金量」頗高,以直接發錢和間接優惠來刺激生育意願,引發各界關注,或將引起其他地方政府比照辦理。

臨澤新政不同於以往,首先是生育津貼和育兒補貼的金額,創下大陸迄今最高紀錄。

縣府特批預算,將對在轄區公立醫療機構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臨澤戶籍常住產婦一次性分別給予2000元、3000元、5000元(人民幣,下同)的生育津貼,二孩每年發放5000元育兒補貼,三孩每年發放1萬元育齡補貼,直至孩子3歲。

換句話說,生得愈多,領得錢愈多。若是三孩,從出生到3歲,累計可領4萬人民幣,約合台幣17.17萬元。

有趣的是,新政是9月9日頒布,當天就有小孩出生,產婦的銀行帳戶裡馬上多了這筆錢。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生三孩,購屋也補助17萬

同時另有針對幼兒的「助學金」,在轄區內公辦幼稚園就讀的臨澤戶籍常住家庭,第二個小孩每學年給予1000元的資助,三孩每生每學年給予2000元的資助。

改善三孩家庭的居住條件,也有補助。在城區買房時,縣府會給予4萬元的政府補助,若是買在郊區,則給3萬元。

嬰幼兒出生後沒地方托兒、所以不想生?臨澤縣則祭出史上最優的幼兒園補助。

對開辦的社會性托育機構,達到中央和省級的規範,將按照實用面積、托育規模,一次性補助3萬至5萬元。另外,支持機關單位為員工提供托育服務,解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問題。

若是培訓育嬰員、營養配餐員、家政服務員、保育員、護理員等技能的機構,人員培訓合格「出師」後,還給予培訓機構一位學員1000元的補貼,切實提高產婦及嬰幼兒的照護水準。

給錢,真的就會多生嗎?

種種舉措,積極「催生」的背後,並非毫無章法地漫天灑錢。

臨澤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賈永明,接受《北京青年報》的採訪時表示,新政推出之前,進行了一次生育狀況調查,並召開了兩次現場座談會,瞭解群眾生育意願的相關情況。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通過分析發現,影響當地群眾生育意願的主要因素,一是購屋壓力大,二是教育投入大,三是80後、90後夫妻表示,孩子生下來後0~3歲這段時間沒有人可以幫忙照顧,請人專門照看的話,經濟壓力又比較大。

賈永明透露,開現場座談會的當下,縣府一度開門見山詢問參加座談的人:「如果讓你生的話,我們政府應該出台怎樣的政策?」最後根據現場反應,推出了後續的11項政策。

「最後結論,如果錢太少了,大家也不會動心,」賈永明說。

林林總總的優惠資助補貼,不僅顧及到年輕人對生育怕怕的擔憂,其實也考量到新生兒養育和教育的面向。

但這樣以金錢為誘因,真的能吸引人們多生嗎?

「給再多錢也不生」的關鍵原因

大陸適育年齡人群對於新政最常見的反應是,雖然理解政府能給出這樣的政策十分難得,但對高昂的「養娃費用」還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北京就有網友說:「還不夠孩子奶粉錢!」「給400萬還差不多」「買房給4萬,還不如降房價。」「全領完8萬,套牢了我青春。」

廣東和江西的網友則認為:「補貼這麼少,窮人還是生不起。」「一胎都養不活了,還三胎。」「奶粉錢我們就不說了,幼兒園費用取消一下!」

根據大陸微博「糖媽聊育兒」的非正式統計,大陸一個小孩從小到大的總育兒費用,初估是100~250萬人民幣(約合台幣428.7~1071.7萬元)。

除了悲嘆育兒費吃不消,生兒育女要投注的心力也讓大陸人不敢生。

河南鄭州一位資深共產黨員、40歲的劉章(化名)聽到給錢生三孩,立刻回覆「不可能!」原因是自己的精力等條件大都不具備,即便政府給予財務上的補助,但栽培小孩很累,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養娃壓力很大,不只是餵飽他,更重要的是教育成才,」劉章說,如果政策增加一條:「三孩可以優先選擇全市最好的學校」,他馬上生。

中國家長對子女學習成績和升學的焦慮,堪稱亞洲之最,學童課後馬不停蹄趕往各類補習班和培訓班,除了補習英數鋼琴繪畫,甚至還學起了二胡、京劇、扔鉛球等,假日補課行程也滿檔,形成「雞娃」新常態。

說文解字:雞娃
大陸網路流行語。意指父母給孩子「打雞血」,不斷幫孩子安排補習班、才藝班,不停讓孩子惡補的畸形教育行為。

不僅這些課業輔導的巨大支出,墊高了家庭的教育費用,更讓父母難以承載的是,需要狠心「逼迫」子女成材,以免孩子在未來落後於其他人。

一段流傳甚廣的培訓班口號是這樣的:「您來,我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充分曝露了大陸教育的畸形競爭。

「用錢鼓勵生育是治標不治本,」長年報導內地政策、上海《第一財經》節目部總監宋平(化名)指出,一個孩子的撫養教育成本,非一般家庭能負擔,所以真正能負擔三孩的群體並不是很多:「政策應該思考的是,緩解育兒壓力的系統性配套措施。」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