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天冷吃鍋注意! 蛤蜊「開殼」不等於熟了 食藥署揭1時機

華視新聞

更新於 2023年12月27日10:07 • 發布於 2023年12月27日09:50 • 華視

近期天氣低溫寒冷,許多民眾開始相約吃火鍋,雖然火鍋湯頭與食材多樣性十分吸引人,但若食材品質不佳或加熱時間不夠,容易產生食安問題。食藥署今(27)日說明,喝火鍋湯底前一定要先煮沸,且加熱中心溫度應超過70℃,煮蛤蜊、牡蠣時,外殼打開後建議多加熱5至10秒後再吃。另外,國民健康署曾提供「吃鍋6步驟」,讓大家在享用火鍋時,也能顧及健康。

食藥署今提醒,大家可選擇具有驗證標章或溯源證明文件的食材,並留意儲存條件,冷藏食品應存放在0~7℃、冷凍食品應存放在-18℃以下,同時掌握先進先出原則;食材調理前解凍方式,建議置於冷藏庫或以微波爐解凍、密封包裝後以流水解凍,並仔細清洗食材,蔬果清洗乾淨後再分切。

另外,火鍋湯底一定要先煮沸後再飲用,食品加熱中心溫度應超過70℃:當我們在烹煮蛤蜊或牡蠣等貝類時,外殼打開後至少再多加熱5~10秒後再吃,食藥署呼籲,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風險,以免發生食物中毒。

冬天吃鍋6步驟 健康暖胃少負擔

有些民眾在吃到飽火鍋店用餐時,常無意間吃進過多熱量、脂肪及鈉,國健署曾指出,經常食用可能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中風、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也需慎選火鍋食材及沾醬,並注意食用份量。

食藥署提醒,喝火鍋湯底前一定要先煮沸,且加熱中心溫度超過70℃。示意圖/資料照
食藥署提醒,喝火鍋湯底前一定要先煮沸,且加熱中心溫度超過70℃。示意圖/資料照

▲ 食藥署提醒,喝火鍋湯底前一定要先煮沸,且加熱中心溫度超過70℃。示意圖/資料照

此外,也應避免食用火鍋店所提供的甜飲、冰淇淋等等,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甚至是罹癌風險。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大家「吃鍋6步驟」。

步驟1、清湯底:建議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韓式鍋底等,若選擇非清湯底,建議少喝湯或喝少量的湯。

步驟2、多蔬食:選擇當季新鮮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的食用量,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促進腸道蠕動、改變細菌叢生態。

步驟3、少脂肪: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取代高脂的紅肉,例如魚肉、雞肉或海鮮類等,且肉類應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步驟4、少加工: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購買前詳閱包裝營養標示,且避免食用過多。常見加工火鍋料熱量前3名為豆皮(每個20公克,95大卡)、百頁豆腐(每個40公克,91大卡)、米血糕(每個35公克,65大卡);脂肪含量前3名為百頁豆腐(每個40公克,脂肪含量6.8公克)、豆皮(每個20公克,脂肪含量5.0公克)、芝麻麻吉燒(每顆18公克,脂肪含量2.8公克)。

鈉含量前3名為魚板(每個20公克,鈉含量173毫克,約等於0.4公克的食鹽)、米血糕(每個35公克,鈉含量156毫克,約等於0.4公克的食鹽)、起司球(每顆20公克,鈉含量128毫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

步驟5、少醬料: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

步驟6、少甜點:選擇天然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摸蛤仔兼洗褲!」 彰化線西逾1500人海邊挖蛤
◆ 連鎖泰式名店青辣椒農藥超標60倍 食安處令停用

加入華視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