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從新創到社企,「國際人才」的自我探索

換日線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從新創到社企,「國際人才」的自我探索
從新創到社企,「國際人才」的自我探索

點開電子信箱,楊絜茹收到了一封來自國立新加坡大學的錄取信,生涯規劃的下一步終於更加清晰具象。

高中畢業就出國留學的楊絜茹,擁有香港大學心理和媒體與文化學士雙學位。她的興趣廣泛,在校期間活躍於各式活動——除了替《換日線》撰寫專欄、參加各式國際論壇與創業競賽外,更在香港與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夥伴,共同創辦了社會企業「流浪之聲」(The Wandering Voice),致力於連結社會資源,替香港的少數族裔、移工和難民發聲。

圖/楊絜茹 提供

然而,就在她 2019 年畢業之際,就業問題卻一度讓她徬徨無措——想要留在香港,全職做流浪之聲,從現實條件來說並不可行;替代方案是找一份正職工作,以獲得簽證和經濟支持,但她對於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能用什麼條件勝過本地人均毫無頭緒。

剛畢業幾個月,楊絜茹都在一邊投履歷,一邊質疑自己的決定。

加入跨國新創,從零到一建起港台團隊

所幸同年年底,事情有了轉機:來自新加坡的科技人才配對公司 Glints 至香港拓點,香港區的負責人很快就相中了有創業經驗的楊絜茹,邀請她加入團隊擔任產品行銷,不僅解決了她的簽證問題,也給了她嘗試不同領域的機會。不料 11 月才剛入職的楊絜茹,很快就因新冠疫情延燒香港,而不得不配合公司政策,在隔(2020)年 3 月返台展開遠距工作。

起初,楊絜茹還住在台北的飯店,準備隨時重返香港,孰料疫情不斷蔓延,香港情勢始終不見好轉,讓她此行從「短暫回台」演變成長期定居;其職務也從行銷轉向商業營運與策略(Business Operations and Strategy),開始協助公司打造台灣團隊,並見證了台灣辦公室從只有自己一人,到如今已近 20 人的擴張過程。

新創企業的特色,在於組織靈活、彈性,在初期人力相對精簡的階段,員工較有機會被委以重任,並藉此接觸到企業營運的不同面向。也因此,楊絜茹雖然才剛出社會,卻已是區域辦公室對外的主要窗口,不僅能直接管理印尼團隊,也能第一線參與人才聘用流程,對於「海外人才返(來)台」議題頗有心得。

楊絜茹認為,海外學經歷在台灣的就業市場上並無絕對的好壞,關鍵還在於產業需求:以 Glints 在台灣招募行銷及獵頭職缺為例,海外經驗相當程度地反映出應徵者的適應力,有助於快速融入跨國新創企業,確實是主管用人的指標之一。但是若徒有海外名校學歷,卻缺乏相關經驗,也往往會被認為薪資成本太高,又不夠了解台灣市場。最理想的應徵者,除了學歷亮眼之外,最好還能舉出其他經歷,證明自己的即戰力。

楊絜茹進一步分析,當時她能在沒有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受到青睞,就是因為曾創辦流浪之聲,讓主管相信她有「把一件事情做到好的能力」。

圖/楊絜茹 提供

而換個角度,新創企業也需思考如何爭取優秀人才。楊絜茹就在面試過程中,遇到不少頂尖的應徵者,早已握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 offer,但比起進入知名跨國企業,更想嘗試新創的不同可能性。「這樣的人選擇非常多,你只要稍微晚一點給 offer,他就被別人挖走了。」

而即便爭取到「國際級人才」也別高興得太早,「這種新創型的人才,通常不會在一間企業待太久。他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想從你(企業)這邊帶走什麼,通常最多待一兩年,就會往下個目標邁進。」楊絜茹就遇過來自香港、馬來西亞的僑生,除簽證外,更有人生時程是否「照著計畫走」的時間壓力,爭取工作的態度比台灣學生更積極,「我好像都可以看到他們眼裡的火焰,讓我想到自己在香港求職的時候,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和心情。」待階段性目標完成,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起程前往下一個國家。

「好好做自己」:離職專攻社會企業

事實上,楊絜茹的資歷與性格,也完全符合自己口中描述的「新創型人才」。正因如此,她才會在入職滿一年、即將晉升經理之際選擇離職——一年時間,已讓她徹底釐清:自己現階段的目標,並不是在商業世界,追求令人稱羨的頭銜或薪資;而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她解釋,返台工作後,因為懷念創辦流浪之聲時的熱情與成就感,而主動向來自中國、在香港創辦社會創業者社群 Impact Circles 的 Jessie 提議,由她將 Impact Circles 帶進台灣。

楊絜茹的執行力有目共睹:在短短 9 個月的時間,她不僅在臉書上經營起了有近 500 名成員的「社創家小聚」(SE Meetup)社團、在台灣舉辦了實體活動,更與 Jessie 一起找來現居香港、台灣、美國和英國的社創家,開啟了「導師計畫」(Mentorship Program),讓全球社創家們都能跨越國界,與彼此深度交流。

「我後來突然驚悟,這才是我想做的事情。」一次與馬來西亞好友聊天時,對方更鼓勵他:「你還年輕,是機會成本最低的時候,既然你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不直接去做呢?」

圖/楊絜茹 提供

楊絜茹當機立斷,在去年年底辭職,並開始申請海外大學與社會發展相關的碩士課程。「台灣做社會企業的市場還太小,我想再出去多看看。當時考慮過幾個選項:美國相關社群豐富、大型基金會也都在那裏;歐洲對於人權的關注,有悠久的歷史;新加坡則是位處東南亞,可藉此進入快速發展中的新興市場。」

楊絜茹觀察,東南亞很多學校都在推廣創業教育、社會創新等課程,「他們的積極性,讓我看到了當地的潛力。如果我錯過這個機會,等未來市場發展起來了,要進去可能就沒這麼容易。」而她也在今年方始,便獲得了國立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全額獎學金,即將再次出發尋夢。算算這次回台不到一年,馬上就找到下個目的地,正應了國際人才「跟著機會走」的特性。

談到回台,她不禁感慨:這兩年,許多台灣留學生選擇離港回台,是因為不喜歡香港的「不自由」;但旅港多年的她在幾次回台卻發現,「雖然身處自由的台灣,但因為港台兩地的某些文化差異,轉換過程反而容易自我壓抑」。

「舉例來說,以前在香港做流浪之聲的時候,雖然不是所有香港人都認同,但如果做出成果,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也會給予肯定。反而回到台灣,做之前就會先被質疑『你什麼都不懂,你憑什麼?』,好像我一定要等到自己『有什麼』了才能行動,讓我變得很容易自我審查,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資格貢獻』?

而從海外返台者,只要對現況提出批判,很容易會被輿論攻擊「不開心不要回來」,讓她回台灣反而比在香港更「謹言慎行」,也比較缺乏自信。

但她也藉此反思自己,是否太在意表象而忽略本質:「前陣子在新創圈參加活動,就會有人問你是哪個公司的,當下感覺企業名稱、頭銜,就像是一個保護傘。但如果我一輩子靠這些,我今天就算升了經理,或成為 C 什麼 O(指 Chief Officer),你還是要一直找其他(讓別人認可的)東西。」

楊絜茹說,2021 的新年新希望,就是跳脫別人的眼光,無論人在哪裡,都可以為自己的每個職涯決定感覺自在與踏實,「好好做自己就好」。

【延伸閱讀】

●回台灣的理由?政府官員的「幽默投影片」,讓我痛心到笑不出來
●為什麼同樣的履歷,在台灣叫做不穩定,到了歐洲卻被視為經驗豐富?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