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嘉義,直覺性地聯想到阿里山,的確,阿里山具有豐富的天然與人文資源,更被列為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但這次要將目光轉移到阿里山腳下的嘉義市北門車站周遭,探索隱藏在嘉義市的文化紋理。
(圖來源/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1906年的梅山大地震,一場芮氏規模7.1的震撼導致嘉義(當時叫做嘉義廳)數以千萬計的房屋全倒或受損,造成上千人的死傷,雖然是傷亡慘重的天災,但也是這歷史上的偶然讓嘉義有了全新的面貌。現在嘉義的城市風格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市區改正」的影響,從清代時的舊城轉而邁向現代化(當然啦!那時的「現代化」現在也大多為歷史建物了),在城市的發展中漸漸鑄下自身的文化根基,這次《欣傳媒》以北門車站為中心向外輻射,一窺隱藏在現代嘉義中的老靈魂!
北門驛
北門驛建於1910年,是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目前已被列為嘉義市定古蹟。北門驛是阿里山林鐵的起點站,車站建築以阿里山紅檜打造是一大特色,曾經歷經1998年的大火燒毀4成面積,也曾在 九二一大地震曾一度受損,今日所見到的北門車站是毀損後同樣經由紅檜修建而成。北門驛除了是林鐵的起點,在過往更是木材的集散中心,由阿里山砍伐的原木運抵達北門驛後,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因此成為了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北門驛一帶更曾是全臺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呢!也因產業需要,廣大腹地設立了營林所、北門修理工廠、嘉義製材場等,將林業與鐵道成為了嘉義的發展根基,因此有了「木材之都」的盛名。直至1973年,因應發展為觀光景點而落成的新車站(目前的北門車站),北門驛終卸下沉重負擔,而1982年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阿里山林鐵的盛況已不復再,也讓北門車站周遭日漸沒落。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近年嘉義市政府以及林務局著重為阿里山林鐵帶來新潮的革新,更試圖聚焦於過往「木都嘉義」的繁榮興盛,當今的北門驛不再需要運送木材,反而化身為一位見證時代變遷的長者,靜靜訴說著嘉義百年來的風華歲月。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北門驛
地址: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28 號
嘉義製材所
目前被列為歷史建築的嘉義製材所完工於1914年,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佔地範圍最廣大的官營木材產業園區,是嘉義市第一座鋼骨構造的鋼筋混體土建築。嘉義製材所具有當時歐美最先進的設施及技術,負責貯存阿里山上砍伐下山的木頭,承擔加工木頭成為「木材」的重要任務。當今的製材所雖已不再營運,但其仍保留的大量的歷史建築,包含製材工場、辦公室、動力室、鋸屑室、乾燥室皆維護良好,得以一窺過往「木都」的盛世。
(圖來源/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嘉義製材所
地址:嘉義市東區林森西路4號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9:00~17:00
嘉義舊監獄
目前為獄政博物館的嘉義舊監獄,褪去了民眾對於「監獄」肅殺氛圍的想像,反而轉為一座傳遞歷史的國定古蹟,建於1919年的嘉義舊監獄,在當時成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直至1947年正式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也是台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嘉義舊監獄現面積約3.66公頃,建築是仿效美國賓州感化所而建造,也就是所謂「賓州制」監獄建築概念,以中央控制室為中心,而監舍則呈放射狀的掌控系統,方便監所人員有效地監控受刑人。如今的嘉義舊監獄以開放民眾參觀,民眾可以透過這難得的機會一窺當時受刑人的生活環境、歷代刑具等等,還可試穿當時典獄長的制服與值星帶,進一步感受獄中氛圍。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嘉義舊監獄
地址:嘉義市東區維新路140號
參觀方式:以團進團出方式帶領入內參觀
開放時間:
- 平日(星期二至星期五)開放9:30、10:30、13:30、14:30、15:00共5個時段
- 假日開放9:30、10:30、11:00、13:30、14:00、14:30、15:00共7個時段
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舊嘉義酒廠)
坐落於嘉義火車站旁的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過去可是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嘉義酒廠,也素有「白酒的故鄉」的美名。嘉義酒廠興建於1916年,當時為「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嘉義工場」,直至1922年實施酒類專賣令,因此酒廠收歸國有,改由專賣局台南支局嘉義出張所管理。二戰後,國民政府接管陸續進行廠房的維護更新與擴建,增至3.9公頃,直到1999年,為因應地方政府都市發展及擴充產能,酒廠的全部業務轉往位於嘉義民雄的新廠,舊廠正式畫下句點。
(圖來源/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目前園區中的鍋爐室、材料室、儲酒室、再製酒第一工廠、木工修理廠與製麴工廠已被列為歷史建築,目前園區特意保留了洗瓶機、儲酒桶、酒瓶輸送帶、煙囪、高粱米儲存槽等諸多舊機具和設施,讓民眾可以遙想過往製酒的景象。
(圖來源/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舊嘉義酒廠)
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6號
開放時間:戶外空間24小時開放,其餘則依店家規定
嘉義市立美術館(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於2020年開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不僅奠基於「畫都」的美術與人文歷史,其建築本身也是十分有故事,嘉美館的前身為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興建於1936年,為西式三樓建築,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外觀為淺綠色,在過去曾管轄雲、嘉、南三縣市的菸酒專賣事業,十分具有歷史意義。建物的外牆銜接處以弧角收邊,形成圓弧形牆體,並以洗石子、小口平磁磚、北投產的SCRATCH 磁磚作裝飾材,頗具美感。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嘉美館的改建由黃明威建築師與王銘顯建築師合作,透過建築工法讓新舊建築融合,交匯出嘉義市內傳統與現代並存的藝術文化據點。構成嘉美館的建築共有三棟,有趣的是每一棟建物的年代也皆不相同,包含興建於1936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1954 年的酒類倉庫以及1980 年的菸酒成品倉庫,透過百年來的歷史軌跡構築出嘉義的「畫都」風貌。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
嘉義市立美術館(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地址: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
嘉義東市場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真實面貌,市場是不可錯過的,宛如嘉義人廚房的東市場最早可以追溯至清領時期,當時尚未有現代化市場的概念,而是由攤商聚集而成的「草市」,直至1914年經整頓後重新啟用營業。不同於一般的傳統市場,嘉義東市場具有獨特的「市場美學」,建築採用大量檜木材料,中間挑高以利採光與通風。東市場從落成以來歷經無數大大小小的火災,1978年東市場北側臨中正路的商家起火,造成東市場的西半部的木造攤位燒毀,災後將燒毀的西半部改建為商業大樓,作為店面、停車場及機關辦公廳舍使用,因此目前僅有北側與東側的木構造建築為日治時代後期所興建,列為嘉義市歷史建築。當然啦!撇開建築美學與歷史文化,東市場的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牛雜湯、筒仔米糕、排骨酥、羊肉湯、網絲肉捲、春捲等庶民美食等著你去挖掘!
(圖來源/IG @cry004)
嘉義東市場
地址:嘉義市東區忠孝路光彩街
雙忠廟
隱身在東市場內的雙忠廟有「嘉義(諸羅)第一古廟」之稱,又稱為元帥廟、睢陽廟,廟內主祀「雙忠元帥」張巡與許遠。關於雙忠廟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諸羅縣志》中提到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當地居民募建,而今日所見的雙忠廟則是在1945年由地方仕紳發起重建,被列為歷史建築。雙忠廟建築本身不大,但其雕飾可看性十足,廟前的龍柱以磨石子工法所製,柱身以銅線盤繞外框,框內填入鮮豔的砂石,圖案包含蟠龍、八仙、鯉魚、雲、海等圖樣,細緻且華麗;左右兩側的龍堵、虎堵皆是經國寶級大師之手。
(圖來源/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張巡、許遠在史上定位是平定唐朝安史之亂的大功臣,當時兩人堅守睢陽城一年多,因彈盡糧絕被俘而殉城,被朝廷追封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並下令在睢陽立廟,稱「雙忠廟」,目前全台約有十餘座雙忠廟,其中就屬嘉義雙忠廟歷史最悠久。
雙忠廟
地址:嘉義市東區文昌里忠孝路88號
==========
文/Jimmy Lin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