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冷空氣影響,環境相對潮濕,得注意病毒以及細菌的威脅。特別是家裡有些地方很容易發霉,當心威脅健康,因此專家建議,除了打開除濕機之外,一旦發現窗戶有霧氣,就要擦乾,衣櫃也要打開保持通風,洗澡之後,浴室地板記得擦乾,保持通風和乾燥,才能遠離發霉環境。
溼冷天氣,不少民眾會開暖氣來取暖。內暖外冷的狀況下,會讓玻璃上出現小水珠,水氣累積久了,窗框、橡膠墊容易成為黴菌溫床。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 譚敦慈:「(溫度)26度以上,相對溼度大概60以上,就一直很容易長(黴菌),那其實台灣呢,有一個北回歸線通過,所以我們溫暖潮溼很容易長(黴菌),像我自己在家裡隨時會放一些溼度計,那只要溼度超過,我就立刻地就開始除溼。」
黴菌特別容易在,溫度20-30℃、溼度60%以上生長。因此,想要揮別黴菌,醫師建議,家裡最好是要定期清潔,在溫度許可之下開窗,讓室內保持通風,確保環境乾燥。
台北慈濟醫院感染科醫師 洪伯斌:「或多或少(人體)都有一些抗體,但是就怕說,反覆的刺激產生,身體的反應變成一個過敏原,那就會引起一些,比如說在冬天的時候,或是說暴露在過敏原上的話,會產生就是皮膚的反應或是氣喘發作。」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 譚敦慈:「黴菌的孢子很容易飛,所以你看到這裡有黴菌,它可能其他地方都有了,那也會汙染食物,讓你吸進去,當然它對我們身體不好,那其實呢,也會影響我們的免疫力 。」
居家潮溼,對身體的危害可不能輕忽,如果家中有長輩、免疫力較差的病人,更容易受影響,隨時注意溫度、溼度變化,才能住得安全、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