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GQ HYPE】提升檔次的音樂實力,ØZI:「我在混沌的漩渦裡找到秩序。」

GQ

更新於 01月23日02:30 • 發布於 01月22日04:00 • Amber Chiu

踏入攝影棚,ØZI神態自若。心情好,是因為上周末他終於組成了新專輯的「夢幻球隊」,夢想合作清單百分百達成。但還不能提前說太多,「要給你驚喜。」ØZI挑著眉說,難掩興奮。

離開前東家Forbiden Paradise(現在改名叫ROMAD落夢地了,ØZI補充)、自立音樂廠牌「ØZMD Music奧曼音樂」已滿一年多,不過在創作上的實感倒是沒什麼不同,「ROMAD有想經營的其他藝人,而我想要更國際化,想弄很多有的沒的,只是想要的策略本質不一樣了才分開,但我們還是很close。」

想在音樂同溫層跨出舒適圈,與其他藝人跨界合作是一種方式,2024年ØZI便和落日飛車、9m88、Karencici及Asen等多位歌手合作單曲。「但不是刻意,只是覺得feature比較好玩,我本來就喜歡找欣賞的音樂人一起合作。」ØZI說,現在的他常常提醒自己,創作要記得「享受」。

Into The Wild BLEU

為何會忘了享受?ØZI表示,因為得想的事情太多。

2018年,ØZI發行首張專輯《ØZI: The Album》,那是在抖音世代之前,當時台灣流行音樂明顯較為蕭條,但產業依然有規則可循。2020年後,短影音時代來臨,演算法成為主宰,「什麼時候發文?要發什麼內容好?現在基本上規則已經完全消失,甚至連創作的初衷都不一樣。大家一直叫你要做content,要做reel,但我是因為喜歡音樂所以想成為音樂人,不是因為想當一個content creator而想成為音樂人的呀。」

該不該做與想不想做,是一場腦中的矛盾大對決,「下一首應該要滿足我自己,還是以串流數據友善的音樂為主呢?」當寫歌的目的性越來越強烈,ØZI也曾一度不想再創作了。

「其實我現在還是很努力地提醒自己,不中就不中,不紅就不紅,但一定要做對得起自己的音樂才能走一輩子。」

What’s your music?

不過要確定自己的心之所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ØZI曾有一次在紐約的採訪被一題「What is your music?」問得語塞,甚至覺得自己第二張專輯《PEDESTAL》是不是做錯了,該放入些「亞洲元素」才對?

「那時候收到這個問題,我直覺想到周杰倫,好像我也該把中國風融進音樂,這樣在海外市場比較有賣點。那時候在想『賣點』這件事,把我自己當成一種服務,我好像做音樂就是為了打進美國市場,為了服務歐美市場對於亞洲人的既定印象,『啊,我身為一個亞洲面孔我做錯了。』」

但自身的亞洲文化到底是指什麼?他身處於台灣,歌曲裡帶著中文,難道這些還不夠亞洲嗎?「最終還是得回歸到自己做的音樂,自己會不會想聽。我今天如果在情歌裡面裡硬是加入個古箏或二胡,會不會很像穿古裝進咖啡廳?我不確定。」但ØZI也強調,他並不是排斥中國傳統樂器,只是不該為加而加。

So What's your music now?

首張專輯後的ØZI,創作總離不開這些糾結與焦慮。因此做2023年的搖滾迷你專輯《ADICA》時,他提醒自己一定要在裡頭找到快樂;如今製作中的最新專輯,他則提醒自己不要硬做,「硬做了不喜歡,上台就不會想唱,那既然不會想唱,做出來到底有什麼意義?」ØZI對自己的質問每一題都沒在客氣。

他不為流量做音樂也是同理,何必讓聽眾從一首自己也不喜歡的歌曲認識自己。「但這其實是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面對的問題。每個人都在教怎麼get流量,怎麼讓演算法算到你,卻從來沒有人在問什麼樣的作品是你自己?」若創作還不能做自己,那或許根本不適合做個音樂人,但他也深感在這個劇變的時代裡,感受很容易被流行的洪流帶走,創作的方向總是不停地變換著。

「我每一張專輯也都是這樣,其實這張新專輯預計叫《SWIRL 漩渦》,核心就是在混沌中找尋秩序。我感覺現在所有人的方向感都越來越混亂,包括我也是。」

那當我們現在再問一次ØZI:What is your music?他笑說,這題目真的很有趣,以至於每年回答的方式都有點不太一樣,他回答:「現在我會說『I'm making whatever I like』。」

Chocolate-Vanilla SWIRL

出道那年,ØZI被外界稱作「核彈級新人」,將台灣嘻哈融入爵士、藍調風情,以最強新秀的身分在網路與音樂圈裡備受討論。他與9m88合作的〈B.O.〉紅到每家夜店潮店都在放,〈PARADISE ISLAND 天堂島〉上架YouTube點閱便破百萬,MV甚至是他自己執導;隔年第31屆金曲獎,《ØZI: The Album》入圍六大項重點獎項,與閃靈樂團的《政治》並駕,僅次蔡依林的《Ugly Beauty》與林憶蓮《0》,是當年入圍最多的華語男歌手,並抱回「最佳新人獎」。

實力超群,他的抱負也深不見底。當年ØZI輟學伯克利音樂學院,放棄韓國JYP男團出道的機會,回到台灣創作,直言點破當時華語音樂走在巨星時代尾聲的停滯,想以自己的創作帶著華語音樂走入國際。但大眾也在好奇「金曲新人魔咒」會不會在他身上生效?

事實是ØZI繞開了魔咒,第二、三張專輯他以近乎全英文歌詞的方式創作,直到這張正在製作的第四張專輯才回到華語歌曲,決定再次對決金曲獎舞台。「做完《ADICA》,我想是時候回到大家認識當初比較R&B的ØZI了。」這次他要在精神上致敬首張專輯裡直覺而青澀的自己,但也要讓大家聽見他提升許多檔次後的音樂成果。

「我覺得這張專輯做完後我會更成熟一點點,更認識自己的狀態。」 ØZI說,不過創作就是一個一直踢到鐵板、再認識自己的無限循環,因為世界在變,自己也是。

Sorry, I FORGOT TO MUTE

深知自己有些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新的一年剛開始,ØZI期許自己能夠多一點耐心,「靈感是催不出來的,沒有靈感可能是因為焦慮,忙混音、忙合約、忙MV概念、忙髮色,想下一個商演要穿什麼衣服?根本沒有耐心沉澱消化,好好創作。」

但停不下來的他要如何沉澱?ØZI的答案是:Do random shit,把注意分心到與音樂無關的事情上,例如時尚、電玩或科技等,讓耳朵休息,但創作的思緒依舊運轉。

創作,對他來說是就像是打造一間私人的玩具屋,「我像是進到裡頭的小孩,不管是做音樂、想MV、開Twitch打電動,或之前創的藝術品牌『MANIAC』,都是在幫我自己建造的房間添加新的玩具,打造一個我完整屬於我的playground。」

今年,這個玩具屋裡還增加了一個服裝品牌「FORGOT TO MUTE」,但他本人不打算為品牌設立框架,「過去幾年最讓我跌入焦慮深淵的就是因為我想太多,很多無法控制的事情我都想control在自己身上。那不但讓我該做的事情不見得能做到最好,甚至會消磨我的一切,所以我要做一個純粹一點的創作人。」

ØZI認為穿搭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們穿什麼品牌,代表我們的認同所在,而FORGOT TO MUTE要的精神就是純粹,不過度預設、不刻意經營,像是不小心聽見ØZI最口無遮攔的想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留下真實而粗獷的一面。

「我想像中,這個品牌就像以前國、高中班上那種活在自己世界裡,最有態度的同學:不要跟我說什麼叫酷,我才是最懂的,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如果你不喜歡,sorry not sorry。FORGOT TO MUTE對我來講就是最做自己、忘了把腦裡/心理層面的話筒關靜音的那個人。」

Never EEEASY

曾經ØZI創作的目標是想將華語音樂帶入國際,如今他回到更純粹的樣貌。他樂見時代的分眾,創作者們自成一派,每個人都有舞台,每個人也都有機會聽到他喜歡的音樂,而適合走入國際的音樂,自然就會進入各國的串流。「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國際化』這三個字的意義越來越攏統。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審美,它沒有所謂的統一規則。」所以話說回來,與其在音樂迎合別人,果然還是自己開心最重要。

想開了,那《SWIRL》會是玩得最開心的一張專輯嗎?「五味雜陳。」ØZI苦笑著說,「上禮拜六開始確實蠻爽的,但在那之前的兩、三個月都快死掉。可是每一次(做專輯)都是這樣,每張專輯都有個東西要去挑戰,沒有哪個挑戰會是簡單快樂的。」

ØZI想套一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話:「Not everyday brings me joy, nor does joy have to be the definition of a good day. 」即使不是每一刻都能是快樂的,但ØZI終究會選擇咬緊牙,撐過去,因為他熱愛他的每一個創作。

Artist_ØZI

Head of Editorial Content_ Kevin Wang

Photographer_Zhou Chuan

Styling_OR Huang

Interview & Text_Mion Yeh

Editor_Amber Chiu、Leon Kuo

Talent Manager_ Sylvie Yeh

Make Up_蔓蔓

Hair_Dino

Set Design_Rick Lin、Chihyen Hsu

Photograph Assistant_Nick Chou、Jesperjian

Wardrobes_Double RL/Ralph Lauren

馬上成為GQ LINE好友,每週好物話題一次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