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立法院通過了「壯世代專法」(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與爭議。該法案旨在保障55歲以上的「壯世代」,要求政府投入資源並寬列預算支持。然而,該專法所反映的不僅是單純的福利分配,更牽涉到世代之間的資源不均與政治權力失衡,形成了「No Stake in Society」的現象。
何謂「No Stake in Society」
到底「(they are) No Stake in Society」為何會被特意引用成一個用語(即對社會沒有歸屬感或貢獻之意)?這一用語最初源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時任香港特首的林鄭月娥形容年輕的示威者「對社會無貢獻」,因此不介意破壞香港經濟。這種將年輕人等同於一事無成的說法,忽視了結構性不公,將社會資源不均與年輕人的無力感簡化為個人的問題,並污名化了運動參與者。此言論自然激怒了許多年輕人。
與香港年輕人受到污名化的情況不同,台灣的世代衝突不僅停留在言語上,而是實質地將年輕人努力工作的稅金轉移至年長群體的政策設計。壯世代專法的通過,被部分青年與評論人士視為政府再次忽視年輕世代的困境,進一步將資源集中於已累積大量財富的年長群體。
「壯世代專法」的財富轉移爭議
為何一部保障特定群體的法律反而成為世代衝突的焦點?壯世代專法的核心問題在於其保障對象與資源分配方式。首先,該法將「壯世代」定義為55歲以上族群,並主張該群體需要特別照顧。然而,這樣的定義是否合理?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55歲以上的族群普遍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財富與資產。數據顯示,45歲以上的中壯年擁有台灣三分之二的住宅,而擁有兩棟以上房產者中,有四分之三屬於該年齡層。相較之下,34歲以下的青年住宅擁有率僅為8%,且年輕世代的薪資成長率停滯十餘年,勞資環境不佳進一步加劇了世代間的資產鴻溝。
「死氣沉沉的年輕人,生無可戀的中年人,生氣勃勃的老年人」
回顧20至30年前的壯世代,即1987至1992年間,那是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黃金期。當時薪資年增率高達12%,即使扣除通貨膨脹的部分,實質成長仍達8.5%。然而,近20年來,25至29歲年輕人的平均薪資僅從30,133元增至34,217元,20年成長率僅約15%。與壯世代的年成長率相比,差距極大。與此同時,房地產價格佔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卻從6倍暴增至15倍。這種差異顯示,年長世代在經濟成長紅利中累積了大量財富,而年輕世代則因高房價與低薪資陷入財務困境。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中國。中國經濟學家高善文曾形容當前中國的情況:「死氣沉沉的年輕人,生無可戀的中年人,生氣勃勃的老年人」。他指出,年輕人對未來收入缺乏預期,甚至透支可支配收入供養當前的老年人。隨著未來工作人口減少,現在的年輕人在自己老年時,可能無法獲得與其付出相符的退休金,形成代際間的強烈對比。
台灣若不正視「壯世代專法」帶來的影響,可能與中國的情況日益相似。當年輕人的收入成長有限,卻要負擔年長世代的保障,這不僅是世代間資源的不公,更是年輕世代對未來失去希望的根源。壯世代專法的通過,讓台灣的世代衝突再度浮現,這項法案不僅忽視了年輕世代的困境,還可能進一步鞏固年長世代的既有優勢,導致世代間的資源分配更加失衡。這是一個世代衝突的開始,也可能是年輕世代未來希望的終結。當年輕人的努力與期望被犧牲於拉攏選票的政策下,年輕人終將成為政策買票的犧牲品,「they are No Stake in Society」。
作者》關山月 香港青年。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