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嘉義式」系列活動將在 2022 年下半年陸續展開,由嘉義市政府主辦、創意團隊「平凡製作」執行,發現嘉義在地人才的不斷創新、新與舊的融合,造就了這座小城獨特的樣貌,展現一種「嘉義式」的生活風格。
而首發活動「暗光鳥紀:輪普東食堂」將於 8/12、8/13 兩日熱鬧開席,以嘉義市特有的「輪普」(輪流普渡)傳統為主題,在逾百年歷史的「嘉義東市場」展開這場輪普夜間慶典。廣邀林聰明沙鍋魚頭等 7 位新世代餐飲主理人掌勺、20 間人氣名店聯手出攤,還有台灣當代舞團「小事製作」帶來與現場民眾互動的參與型舞作表演,以風味、藝術、文化共演出前所未見的風格夜辦桌!
用「吃掉中山高」的氣魄,來場嘉義式的盛情辦桌
而「輪普」到底是什麼?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各地皆有「中元普渡」習俗;然而,嘉義市的普渡卻不限於「初一」「十五」,有著長達一個月、由全市各區「角頭廟」熱鬧開辦的「輪普」(輪流普渡)傳統!
嘉義的輪普文化「起於城隍廟,終於地藏庵」,每年由嘉義城隍廟率先宣告鬼門開;接著便由各區廟宇依據廟、里、街、巷輪流普渡,白天祭祀好兄弟、傍晚邀請總舖師將祭品料理成佳餚宴客,展現嘉義人款待鄉里的盛情。據傳,在台灣經濟起飛的七零年代,嘉義市民花在普渡與辦桌的費用高至「可以吃掉一條中山高速公路」的造價。而在為期一個月的祭祀與宴請後,此番地方盛典將在農曆七月底由九華山地藏庵關鬼門作結。
然而,近年輪普文化逐漸式微,因此此次創意團隊「平凡製作」繼 2021 台灣設計展後,再度深入嘉義城市紋理,攜手去年開始投注於活化嘉義東市場的「諸羅設計塾」,以民俗慶典、美食和市集的活動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不僅賦予夜間的嘉義全新面貌,也打開百年場域的嶄新可能。
亮點 1: 在嘉義東市場辦桌「創意平安宴」,7 位餐飲主理人下廚
今年「暗光鳥紀:輪普東食堂」在嘉義城隍廟旁、素有「嘉義人的廚房」美譽的「嘉義東市場」盛大舉辦,首先由曾登上 Netflix 紀錄片《世界小吃》的「林聰明沙鍋魚頭」、2021 台灣設計展指定飲品品牌「桃城烹茶」等 7 位在地餐飲主理人掌勺,帶來風格辦桌「創意平安宴」。兩天各 2 場體驗,每次提供 40-50 人圍桌體驗,而在宴饗之後,主持人更將帶領賓客夜遊東市場,並分享東市場的悠久歷史。
亮點 2:「小事製作」舞進傳統市場
活動期間,表演藝術團體「小事製作」以嘉義東市場為舞台,不只要為大眾創作藝術,更強調「參與式的藝術實踐」,在邀請人們參與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挑戰表演藝術的框架與邊界,帶來與輪普文化的共創型表演。
亮點 3:睡不著就逛「無眠市集」,20 家明星餐飲店聯手出攤
從晚上 6 點到午夜時分,大家也可自由走逛由排隊名店「北迴水晶餃」、最美豆花店「桃城豆花」等 20 家明星餐飲店聯手出攤的「無眠市集」,一次將嘉義的民俗文化與在地風土打包回家!
既「暗光鳥紀:輪普東食堂」以後,接下來「+1+1+1 = 嘉義式」將在 9~10 月發起「小城咖啡實驗計畫」串連在地高密度的咖啡店,以及 10~11 月展開「地方文學家課」,透過在地書寫講座及工作坊,連結地方獨立書店,共同演繹「嘉義式」的理想生活樣貌。若有興趣的讀者可透過「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有事青年實驗室」和「平凡嘉義」的粉專持續關注後續活動。
「暗光鳥紀:輪普東食堂」
日期:8 月 12 日、 8 月 13 日
時間:18:00~24:00
地點:嘉義市東公有零售市場熟食區與鮮魚區。
熟食區為辦桌體驗區(需事先報名)、鮮魚區為「無眠市集」區(自由參加)
活動網址:https://fb.me/e/2OQjHibBQ
主辦單位:嘉義市政府
執行單位: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協辦單位:諸羅設計塾
延伸閱讀
嘉義火車站變美了!從售票、候車大廳到月台 3 大改造亮點,重現 1933 全島第一摩登車站風貌
以減法美學營造層次感!「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入選 2022 台灣光環境獎,用光影點綴閩式建築
如果從 200 年後看現在?嘉義市立美術館當代特展《2222》 集結畫作、錄像、裝置等多面向的感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