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少年得志卻造成他人壓力,熟齡更懂傾聽對話的藝術!李四端走下主播台的寬廣人生

50+好好

更新於 2023年08月11日10:33 • 發布於 2023年08月10日08:35

採訪/周慧婷 文字整理/蔣德誼 內文圖片/李四端提供

編按:知名資深媒體人李四端過去曾是家喻戶曉的晚間新聞當家主播,事業早早有了成就,一度曾讓他在職場上任性而為,直到離開主播台,接下親子節目的主持棒,跳脫熟悉的舒適圈,反而讓他有了更多的體會和收獲,甚至改變了自己和子女的關係。

在「第四台」還沒出現的老三台年代,作為晚間新聞的當家主播,帶著招牌眼鏡坐在鏡頭前的李四端,絕對是90年代觀眾最熟悉的面孔之一。

作為擁有超過40年資歷的資深媒體人,從無線到有線電視台,而後告別了主播台,李四端的舞台卻更顯得寬廣:他做過親子教育、國際新聞、人物專訪節目,同樣展現專業之餘,也給予了自己過去不曾看過的視野。

一念之間投入新聞界 入行即嶄露頭角

談起進入新聞界的契機,李四端笑說,自己並不是那種從一開始就對新聞工作有興趣的類型:「我小時候的志願,其實是建築師、或是導演。」念高中的時候,有次一個在電視台做新聞工作的學長回學校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我聽了覺得這個職業好像很不錯,就有了想當記者的念頭。」

「說白了,其實我想當記者,是為了逃避其他我不想做的事情。感覺記者這個工作好像很自由自在,可能適合我這種不喜歡太規律、受命令生活的人。」聯考第一年沒考上新聞系,他在南陽街補習了1年後重考如願進入政大新聞系,然後到美國念研究所。

26歲時考進台視擔任採訪記者,短短6年就升任新聞部採訪組長,李四端自承這是一段特別又幸運的過程,也是人生中最意氣風發的時刻,但他謙虛地說,更多時候,成功仰賴的是機運和貴人、朋友的適時助力,「最感謝的,其實是觀眾還沒看膩我。」

年紀輕輕就當上主管,李四端說,當時自己的確有些志得意滿,只想著工作成果和績效,「簡單說就是EQ很差,對人的接納和理解根本是零分。」

不看稿播新聞 求好心切卻為團隊造成壓力

李四端報新聞的一大特色,是他經常不用讀稿機,而是把手上的稿子消化後,重新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有時還會因為說話速度太快而吃螺絲;而一般主播報新聞的時候最多是看攝影機鏡頭連接的螢幕畫面,李四端面前卻有4個螢幕,除了攝影機,還同時監看三台的即時播出畫面。

他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就像打保齡球,雖說是自己打自己的,但是隔壁球道的人打得好不好,有時也會影響自己的表現。李四端在主播台上,會隨著友台的播報狀況,隨時調整或抽換新聞,「我希望觀眾在轉到我們這台的時候,播報的新聞看起來最精彩,讓他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雖說出發點是對工作表現的要求,但因為李四端的「脫稿演出」,到最後必須在他的主播台上另外加裝一部攝影機,特寫桌上的稿子,否則導播和工作人員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報哪一條新聞。「我覺得自己這樣很厲害很行,但對於團隊同事來說其實造成很大的壓力,也並不專業。」

這樣的心態,一直到他離開主播台,接下公視的親子節目《爸媽囧很大》主持工作,才迎來第一個轉捩點。

主持親子節目 意外改變工作模式和家庭關係

「這個節目帶給我2個很大的衝擊和影響,一個是把我自己從主播那種高高在上、不可挑戰的角色拉下來,真的擔任傳遞訊息的橋樑、媒介,再來就是這個節目探討的議題,很多是我自己也沒有想過、接觸過的。」

從完全是個人秀的主播到必須控制全場節奏的主持人,李四端說,一開始光是來賓的發言就幾乎占滿整個節目,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發揮。「第一年我非常痛苦,後來才慢慢掌握到,就是把心裡的感想直接表達出來,不要總是想著怎麼包裝自己。」

不只如此,主持親子節目,甚至也讓李四端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了轉變。

當時李四端的兒子正在國外念書,「過去我的心力大部分放在工作上,和孩子的關係其實是比較疏離的,但對他還是有期待、要求,就會導致衝突。」他曾因此諮詢節目中的親職專家該如何處理,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你對孩子有期待。但這個期待,有時就是一種壓力。」

但做父母的對孩子不可能沒有期待,那究竟該怎麼解決?李四端說,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只能盡可能站在他的角度設想,多一點關心和信任,然後坦誠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這就像是一種投資,你付出多少、大概就能獲得多少回報。

如今他的一對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他放手讓孩子選擇未來想走的路,父子倆也能開誠布公的談心,讓他非常開心。例如,有次兩人談起結婚話題:「他是獨子,我也是獨子,於是我們聊到了中國老一代傳宗接代的觀念。我很驚訝、也很高興我們之間有這樣的對話,因為代表他願意來跟我談、願意相信我說的是真心話。我發自內心告訴他,不必有壓力。」

「如果說做主持人帶給我什麼學習,應該就是讓我開始懂得去理解、尊重別人,不只是自己有所獲得,也要讓對方覺得這場對話是有意義的。

對於李四端來說,媒體生涯中出現的轉折,反而帶來更多不同的收獲和體驗。
對於李四端來說,媒體生涯中出現的轉折,反而帶來更多不同的收獲和體驗。

只要自己還行 就要繼續當說故事的人

李四端說,如今自己已經不太煩惱孩子的事情,「真要說的話,只有擔心我還能陪伴他們到什麼時候,畢竟到這個年紀,你會忍不住要開始倒數。」有想過自己什麼時候會從媒體工作退休嗎?他笑答:「要我們這種喜歡說話的人閉嘴,好像真的只能等到說再見的那一天。」

在不能出國的疫情期間,李四端的興趣之一,是看那些拍攝世界各國旅遊景點的YouTube影片,然後依照影片花幾小時去研究一遍路線和景點的故事、歷史,就像是完成了一趟虛擬旅行,「有點像是看別人吃美食的影片,也像是自己嘗過的感覺。」李四端說,多看看別人怎麼生活,怎麼度過老後,也算是提醒自己多一點準備。

最後李四端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情認真度過每一天,是蠻重要的一件事。「我可能不會一輩子都站在鏡頭前,但若能把握每個鎂光燈前的當下,善用自己的一點力量,說好每個故事,和這個社會交朋友、還能帶給別人一點正面影響的話就更好了。」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