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成立 發揮更大「有事」機動性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3月25日13:10 • 發布於 03月25日08:01 • 新聞編輯採訪

3月24日這天,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下靖國神社內的染井吉野櫻標本樹正式開花,花季正式來臨。而位於不遠處的市谷防衛省,也舉辦新組織「統合作戰司令部」的成立大典。未來該組織將部署240名人員,負責統合陸海空自衛隊、以及資通電與宇宙作戰等事務,達成「一元指揮」的機動性。

擔綱「統合作戰司令部」首任長官,即是59歲的空中自衛隊將軍,四顆星星的南雲憲一郎。他在致詞中引述櫻花綻放稱「東京櫻花開始綻放。統合作戰司令部將在櫻花盛開之時出發,新任司令部成員們將承諾齊心協力、並盡職盡責」,未來預計編制將擴展到280人。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致詞時特別提及「一源三流」這個日本武士道詞彙,意即一個源頭可以化作三個支流。中谷並稱「替朋友揮汗、替工作夥伴揮汗、替國家揮汗,希望大家都能在執行任務時做好這樣的覺悟」。「一源三流」也將成為統合作戰司令部的精神象徵。

與統合幕僚長分擔職責

本次的改編是2006年統合幕僚監部成立以來,日本自衛隊系統的大規模組織調整。新設統合司令官,相當於台灣國軍的參謀總長,如發生大規模災害與緊急軍事事態時,就可以立刻反應。

過去在成立統合幕僚監部後,其最高首長統合幕僚長除了在戰略上面輔佐首相外,也需要現場指揮自衛隊。不過在2011年三一一大地震後,統合幕僚長光是跟首相官邸溝通、與美軍調整物資、前往現場指揮等,常出現分身乏術的狀況;因此,統合幕僚長過去也常出現「過勞」的問題。

統合司令部的設置,有望分擔過去的工作比例,讓幕僚長集中在戰略層面、與首相官邸溝通,統合司令官則是在作戰跟部隊運用上發揮最大功效,兩者屬於同等地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司令官可於中央指揮所坐鎮,幕僚長則在首相官邸第一時間溝通,發揮最大的連動性。

不過對於統合司令部的權限,也有聲音擔憂認為現役軍職的權限是否會擴大;過往日本在二戰前就因為軍權擴大,導致軍部抬頭。但南雲也強調,絕對會在防衛大臣的命令、以及任務的範圍下做好指揮,跟二戰後憲法「文民統制」的基礎並無改變。

與美軍共同肩負東亞和平責任

美軍在2018年6月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改組為印太司令部後,日本自衛隊也在2022年3月之後出現統合司令部構想。發想的源頭正是來自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2027年共軍可能犯台的假設,自衛隊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在緊急事態時,能跟美方密切聯繫的高階級軍官。

而統合司令部成立後,未來美軍可以跟南雲憲一郎密切合作的,就是印太戰略司令帕帕羅(Samuel John Paparo Jr.)。南雲在就任記者會上即表示相當敬重帕帕羅的人格與指揮風範,過去也多次與帕帕羅見面開會討論,稱很榮幸能一起共事。此外,包括英國與澳洲軍隊的司令部,也將成為對口。

只不過,川普政府上任後,對於美日安保持保留態度,駐日美軍的裝備強化上也呈現較消極看法,有可能會增加司令部運作的不確定性。原先駐日美軍預計在東京增設的新司令部,也有可能生變,連帶也會影響到情報交換等運作。日本自衛隊新體制出現,但美軍是否能順利對接上,仍有待觀察。

在2020年以後,國際局勢變得更加詭譎,尤其在天災、軍事威脅與網路攻擊等「複合事態」不斷增生下,設立統合司令部也是時間上的必然。未來包括「反擊能力」運用在內的戰鬥機出任務及可能的敵軍飛彈反制上,司令部都有權限,但也要倚賴與川普政權的溝通,等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訪日後,藍圖或許會更明朗。

作者》鄭仲嵐 1985年生。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曾留學日本,喜歡搖滾樂與棒球。過去任職台灣的電視臺,現為nippon.com多語種部門記者、編輯。並定期採訪、供稿給國內外的媒體。著書《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2020年,文藝春秋,台灣由親子天下發行),《追尋岡村俊昭》(2024年,大塊文化)。同時擔任樂團《The Seven Joy》吉他手,負責作詞作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