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特有魚池琴蛙 台師大團隊解身世之謎

大愛新聞

發布於 03月24日22:35

由台師大與農業部共同組成研究團隊,發現了台灣特有種「魚池琴蛙」。主要分布南投日月潭、蓮花池,目前全球數量不到700隻。

斗大又萌的眼睛、腿上還有特殊紋路,這是近期被列為台灣特有種的「魚池琴蛙」。

台師大生科系退休教授陳世煌:「(1984年)我在蓮花池那邊,就聽到一個奇怪的聲音,這奇怪的聲音,應該就是一個不一樣的生物,就抓了幾隻 當作標本來記錄。」

保存四十多年標本,為何現在才被正名。魚池琴蛙發源地,顧名思義,就在南投魚池鄉,早年,台師大教授陳世煌,聽音辨蛙,發現這個體型比「腹斑蛙」還小的蛙種,無奈研究證據不足,多年來,只能以「豎琴蛙」代稱,為了證明新物種,研究團隊費盡苦心。

台師大生科系退休教授陳世煌:「1984年第一次跟牠見面以後,到1989年 這5年的時間,我又陸陸續續到田野裡面觀察,看到牠的巢 聽到牠的叫聲,整個棲地的情形。」

台師大研究團隊,將「魚池琴蛙」與「琉球琴蛙」詳細比對,發現在腿部紋路、遺傳特徵、叫聲都不同,進而判定為新物種,目前全球數量不到700隻,被列為極度瀕危。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春富:「有些青蛙會挖一個小小的洞 ,可是不太像巢,就是在那邊轉來轉去 一個凹洞,真正會築一個像泥窩巢的這樣的環境,一個微環境的生殖棲所, 就只有這個魚池琴蛙。」

台師大生科系退休教授陳世煌:「這個物種終於讓牠重見天日,不是用一個虛有的假名,用別人的名字。」

研究團隊,以陳世煌教授的名字,做為魚池琴蛙的拉丁學名,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國際期刊,也終於幫魚池琴蛙,解開多年來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