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大翅鯨母子」現身東海岸!罕見畫面曝光 研究團隊急出海紀錄奇觀

CTWANT

更新於 03月26日09:33 • 發布於 03月26日09:31 • 中國時報王志偉
「大翅鯨母子」現身東海岸!罕見畫面曝光 研究團隊急出海紀錄奇觀
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台灣東部海域近日出現罕見大翅鯨母子,引發賞鯨業界與鯨豚研究圈高度關注。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的海幫手志工團隊26日清晨趕赴台東,攜帶錄音、水下攝影與GPS設備登船,加入海上觀察行列,這些紀錄將有助於後續的資料分析與科學研究。

3月25日,有遊客在台東八仙洞外海沙灘目擊到鯨魚蹤跡,其中有罕見的大翅鯨母子對,相關影像迅速在網路流傳,賞鯨界隨即啟動觀察行動。

根據觀察,大翅鯨幼鯨出生後需依賴高乳脂濃度的母乳快速成長,母鯨會刻意放慢航行速度,讓幼鯨可緊貼身側移動,母鯨選擇短暫停留,也可能與當地食物資源有關,大翅鯨的進食行為與洄游路線密切相關,若牠們偵測到豐富的魚群,便可能減速甚至駐留,進行捕食與休息。

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除母子鯨外,另有一對大型大翅鯨亦在周邊海域現身,研判可能為求偶中的成體公鯨與雌鯨。

多羅滿賞鯨船長江文龍表示,其中一隻雄鯨頻繁拍水、尾擊,動作激烈、水花四濺,可能正進行求偶展示,船上人員能清楚聽見尾鰭拍水聲,現場氣氛震撼。

為捕捉這難得的畫面與資料,多羅滿賞鯨公司25日戴20位民眾出航,成功見到母子鯨行蹤。翌日3月26日清晨再次出航進行追蹤觀測與聲音紀錄。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的海幫手志工團隊也於26日清晨趕赴台東,攜帶錄音、水下攝影與GPS設備登船,加入海上觀察行列。

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福爾摩沙協會總幹事藍振峰表示,賞鯨活動已不再僅止於觀賞,而是轉向觀察與紀錄的實踐行動,透過聲音監測、行為軌跡繪製與棲地比對,相關資料得以與全球鯨豚研究接軌。台灣是鯨豚洄游的重要海域,而這些偶遇若能轉為紀錄,將對台灣海洋研究與國際資料共享提供關鍵拼圖。

研究團隊也呼籲,觀賞鯨豚雖令人興奮,出海觀察時仍應遵守海洋友善準則,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追逐干擾,讓鯨豚自在活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