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隨著全球邁向低碳經濟,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國產電動智慧餵飼設備,整合自動混料與推料系統,提高餵飼效率並降低碳排放。實測結果顯示,電動設備於牛隻餵飼過程每噸生乳生產的碳排放較傳統柴油配料車減少四成五,展現電動設備的減碳優勢。
畜試所表示,國內酪農業面臨生產效率提升的挑戰,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品牌推出自動餵飼設備,包括自動推料機、TMR餵飼系統及精料供應機等,可依牛群規模與營養需求進行客製化調整。經實際操作與分析,這些設備不僅能提升乳產量,還可減少飼料浪費及降低每日五至十二小時的人力需求,然而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且維修不易,使酪農場在導入自動化技術時面臨挑戰。
因此,畜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運用無人車技術,開發出國產自動餵飼設備,並在台南市柳營區「八老爺」牧場進行實測。結果顯示,該設備的乾草落料速度由五點五公升∕秒提升至十五公升∕秒,並克服牧場環境干擾,成功運行雷達光速無人車導航與電控系統,展現穩定高效的性能。
畜試所指出,實測結果顯示,電動設備於牛隻餵飼過程每噸生乳生產的碳排放較傳統柴油配料車減少四十五點八趴。未來,隨著電池技術進步與市場成熟,該設備的成本效益將進一步提升,為台灣酪農業提供更具經濟可行性的選擇,並助力乳牛產業邁向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