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文獻館日前公告,北投國中既有「縣立北投初級中學開校紀念碑」、國立故宮博物院原暫行分級文物「明宣德 青花雙姝乘鳳紋碗」等26案32件文物,獲指定為臺北市一般古物文化資產;此次公告後,臺北市指定一般古物累積至263案910件。
臺北市立文獻館表示,此次通過學校文物,係屬文獻館自2018年以來推動「臺北市立公立學校文物普查計畫」之普查成果;設立於北投國中校內「縣立北投初級中學開校紀念碑」銘刻於1946年9月,見證北投區自日治時期的「臺北州北投國民學校」改為戰後時期「臺北縣立北投初級中學」,反映臺灣基礎國民教育之歷史變遷,為促使改制並提供地方中等學校教育設施,由地方仕紳出資,在臺灣教育史為較特殊案例,而透過紀念碑背面刻寫「樂捐芳名」,亦能了解戰後之初地方菁英對培育本地子弟的熱情,並從捐贈者名錄可看出與地方社會的連動及地方經濟實況。
另外,國立故宮博物院申請指定一般古物包括「魏晉 龍虎紋鏡」、「明宣德 青花雙姝乘鳳紋碗」、「明宣德 青花團龍鳳紋葵式洗」、「清乾隆 青花雲龍紋五孔環耳花插」、「清 鑲珊瑚行龍簪」及「清 玉龍馬負圖」等共25案31件古物,呈現各朝多元豐富的龍形題材圖紋表現;臺北市立文獻館指出,此次藉由此批古物,讓國人認識故宮所藏精湛工藝與藝術造詣的珍品,以展現豐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