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我曾問河神,為什麼你們沒有一條是直的?」 蔡康永的生命體悟:困難克服不了,繞過去就好!

姊妹淘

更新於 03月28日16:41 • 發布於 03月28日23:00 • 李子晴 綜合報導
13年前被逼出櫃!蔡康永吐心聲認目前有對象

蔡康永在接受大陸新媒體帳號「新世相」的訪談時透露:「你能夠想像嗎?我曾經跟河神對話過。我問他,你們河啊,為什麼沒有一條是筆直的?河神說,因為我們愛繞。我問他,你們河啊,為什麼愛繞?河神說,因為到處都是我們穿不過去的石頭,爬不過去的山。我最後問,那這樣繞來繞去、歪七扭八的,最後成了個什麼呢?河神說,就成了一條河呀。」

以下是蔡康永的分享:

人生走直線才是最大的幻覺

我是一個散漫而懶惰的人,而且我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就像如果你叫我練降龍十八掌,我大概連第一掌都不練了,因為我覺得有十八掌太多了。走直線快速抵達目標,有的時候是想像,是錯覺。不要老是因為教育灌輸給我們,兩點之間最快的路是直線,就覺得自己永遠都有辦法找到最省力、最捷徑的那一條路。「成功」這件事情已經被定義得很嚴格,我做過的節目雖然很多人看,但也就是成千上萬個有人看的節目當中的一個而已。可是你若要講到「成就感」,我就很有把握。

我遇到的一個讀者跟我講說,他們翻開某一頁,那一天得到了一個解救,或者他本來要跟小孩吵架的,翻開某一頁他決定不吵了,就是這種很真實的反應,帶來的是巨大的成就感,我會很驚訝說我寫的東西能夠幫助到跟我過著截然不同生活的人。我那天訪問一個小說家,他其實得到了非常多獎項,他說我不知道我的小說到底地位怎麼樣,可是很確定的是,我的小說幫助了一大堆想自殺的人後來不自殺了。我也知道我的節目陪伴很多人度過了孤單的時光。就光是這樣,其實就遠比你用成功去定義它要好得多。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成就感,而不是成功上,人生會值得很多。

能救你的是感受力而不是生產力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每天長得一樣,都是重複的,不想起床面對今天。我覺得那是因為我們被訓練成了一個最好沒有感受的人,這樣才能夠在戰場上攻無不克,很冷血地殺敵制勝。但把感受鈍化到最極致的結果就是,你眼中只剩下老闆或老師制定的成功的標準,你考試考不到這個成績,你一切對春花秋月的感受都變得可笑。

這是我想要提醒的事情,我一直強調感受力勝過生產力,我們不是生產工具,我們活著是為了來感受的。雖然很多此刻困於房租的人會覺得你這是唱高調,我們已經連房租都交不上了,實際上最後能夠救你的是感受力,而不是生產力。你這個月為了房租做了很窘迫的選擇,不表示你 10 年內都要這樣過下去。你感覺到此刻窘迫,必須要把感受力砍掉的同時,我們要爭取的就是離開這樣的生活,就算離開一小步都是離開。

就像很多人跳槽是為了更高的薪水,可是一定也有人跳槽是因為那個環境更容許自己有感受力。很多人可能會質疑,比如笑說你在高科技公司上班到 45 歲精疲力盡,跑去鄉下種田之後發現其實沒有那麼浪漫。可是那個人的感受力增加了,並不是他要變成一個傑出的農夫。我相信等他半年後回去做那個畫圖紙的工作,他對圖紙的感情會不一樣,他能夠找到一點成就感,是他原來恨這個工作的時候得不到的東西。

所以現在流行說的,把你的感覺儘量地刪除,讓你只剩下意志力把事情也完成,這其實是想要把人類變成機器人的一種想法。被程式設定要往那個點前往,它就走直線過去。那幸好現在機器人出現了,人不應該再幻想自己要取代機器人。

▲蔡康永是知名的作家兼主持人。(圖/蔡康永 Instagram)
▲蔡康永是知名的作家兼主持人。(圖/蔡康永 Instagram)

放心啦!你不管怎樣都能贏

你們是媒體,跟我們做節目的人有一點很像,在跟客戶算我們的成績單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多贏的方法。比方說如果名門正派的節目,它就直接講我是收視率最高的,剩下不是第一名收視率的節目,會說我們是 20 歲到 35 歲的女性收視率最高的。如果 20 歲到 35 歲女性收視率也很爛,就會講說我們是 10 歲到 15 歲最高的。無論如何你就是根據你的優勢去跟客戶說,你這個奶粉應該下我的廣告,你這個汽車應該下我的廣告,這個就是自己定贏的標準。

我聽到的時候都笑翻了,每一次我的製作人為了安慰我說,雖然收視不是第一名,可是 20 歲到 35 歲的女性是最高的,我就想說你要不要算 30 歲到 31 歲的染了頭髮的女性是不是最高?這種演算法你也可以把它翻譯成叫做阿Q精神,這點我贏不了你,我就算別的方法,這是現在的生存之道。每個人都在定自己贏的標準。我已經不相信世界上有人在跑同一條賽道,然後每個人都要搶那個唯一的冠軍。

我如果做一個訪問做得很爛,我就會想說我有沒有問到一題值得問的問題?如果我有想出這一題來,我就會覺得我有贏。

做選擇很少有天壤之別更可能只有10%的差別

所謂選擇,大部分時候都不是那麼絕對的。很多人就覺得說我要選左邊還是右邊,我就想說中間還有 20 條路,為什麼都不管?人生不是二選一,而是千百個裡選一個。選完了感受到的也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差別,而不是天壤之別。

我有個朋友在傑出的科技公司上班,一個剛畢業的人一個月有 3 萬塊以上的薪水,每個人都羡慕他。結果他跑來跟我講說他辭職了,要當藝人。我整個從椅子上翻過去,覺得你怎麼可能做出這麼離譜的選擇?他說這都不重要,做藝人會比現在這個工作快樂很多。

我只好用我的經驗講,我說那是你以為,當了藝人如果不紅,你比現在還痛苦。他就說不試試看怎麼知道?我說你還回得去嗎?他說能力還在,位子不一定在,可是能力不會消失。他現在剛開始走這條路,我就看他每個工作都沒有收入,他去出席活動,根本只是去湊熱鬧的狀態。他晚上做直播,跟他少少的粉絲彈吉他唱歌,別人給他打賞。

後來他找我說要請客吃飯,我說你怎麼可能有錢吃飯?你應該要餓死吧?他說有,我現在月入 3 萬以上。我說哎,跟你原來那個薪水一樣。他說對,而且我很開心,我每天都想起床,我不會像以前那樣不想起床。然後我就輸啦,就是他賭對了,他變開心,他也沒失去本來的能力,他比我勇敢。

那你說這兩個選擇是不是天壤之別?別人眼中是,可對他的生活狀態而言不是天壤之別,就是新的工作比較快樂一點,容許的可能性比較多。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圖片來源/ 蔡康永新書封面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圖片來源/ 蔡康永新書封面

你不需要了不起的故事,你只需要你的故事

為什麼人家說人年紀大了以後會比較豁達一點?是因為這個人年紀越大,他越知道很多事情是克服不了的。我們從小的教育就說遇到困難就要解決,要克服。我以前也相信這件事情,然後我後來發現 90% 的問題解決不了,90% 的困難也克服不了。那我們繞過去就好了。

走直線的人其實就像跑 100 公尺一樣,他跑百米,跑完了他實在看不到路邊有什麼風景,而且他跑得累死,跑 100 米的可怕就是在於跑完後你要休息,你不可能持續地跑 100 米。沒有道理我們只鼓勵有效率走實線鋼鐵紀律,然後不拖延。如果跟自己有關的決定很拖延的話,往往代表著你對這個事情很在意,你從各個角度設想它,所以應該珍惜這個拖延。

當然了,如果我們變成一條繞來繞去的河,每一次繞過一個困難,可能都會聽到有聲音在說:你怎麼那麼不堅持,你怎麼那麼軟弱,你怎麼用繞的,你怎麼不穿過去?可是穿的人不是他,穿的人是你,他不知道要遭遇到的阻力,不知道穿過去要花多久時間。

別人要你過的日子,跟你自己要過的日子,我們一定是選自己要過的日子。你跟別人講你的故事的時候,如果每一句話的開頭都是別人告訴你要怎麼做,我覺得那你只是被控制的一個工具而已。世界上所有直的路都長得一樣,而彎路只有你自己。你不需要其他那些了不起的故事,你需要的是你的故事。

只有對你自己的故事好奇,你每天才有起床的理由。

延伸閱讀

憑什麼要懂你!蔡康永:你最好努力表達,因為別人沒有義務要理解你

蔡康永15個高情商金句:「要不斷的練習拒絕,這樣你的答應才會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