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白化綠蠵龜標本 澎湖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揭展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2021年05月06日06:36

(中央社澎湖縣6日電)「哇!你們看,綠蠵龜是白色的耶」,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去年在望安發現不幸死亡的白化症綠蠵龜,製成標本,今天在綠蠵龜保育中心對外展出,讓民眾一睹不一樣的綠蠵龜。

由於白化症的綠蠵龜少見,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在望安發現不幸死亡的白化症綠蠵龜製成標本,6日在綠蠵龜保育中心對外展出。 中央社 110年5月6日
由於白化症的綠蠵龜少見,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在望安發現不幸死亡的白化症綠蠵龜製成標本,6日在綠蠵龜保育中心對外展出。 中央社 110年5月6日

「親親海灣、長瀨仔綠蠵龜寶寶」標本揭展,今天在望安綠蠵龜保育中心由澎管處長許宗民、縣政府參議陳晶卉與旅遊處副處長劉美凡等人共同揭展,除了一睹少見的白化症小綠蠵龜外,亦可解開綠蠵龜年年洄游到望安棲息產卵的路徑。

許宗民表示,這隻白化症綠蠵龜,是望安綠蠵龜巡守隊志工在去年9月30日,於望安綠蠵龜棲息產卵保護區的西安瀨灣仔沙灘發現孵化出土的小綠蠵龜,大部份都自行爬向大海求生,包括這隻白化症在內的5隻小綠蠵龜,疑因體弱不幸死亡,今天都製成標本,重現在望安綠蠵龜產卵保育區內。

由於白化症的綠蠵龜少見,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基於環境保育出發點,捐贈給觀光局澎管處來製作成標本,今天在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由處長許宗民主持揭展,正式對外展出,不少遊客得知專程進館,一睹罕見的白色綠蠵龜。

農漁局表示,白化症又稱白子,白子化是動物界中常見的遺傳疾病之一,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由於基因異常,黑色素生成有缺陷而缺乏色素,導致出現眼呈紅色、毛髮與皮膚呈現白色。

澎湖望安綠蠵龜產卵棲息保護區是在民國84年間公布,共有6處,面積23公頃多,20餘年來,每年都有綠蠵龜回來上岸產卵,孵化小海龜;去年孵化出土的小海龜中,首次發現有白化的小海龜。(編輯:陳仁華)1100506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