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懶人包】有主題的旅行,全台十間特色教堂總整理

微笑台灣

發布於 2018年12月24日07:35 • 微笑台灣編輯室

攝影:微笑台灣專欄作者群、天下資料

選一個主題,蒐集台灣各角落的風景,是旅行,也是環島的另一種選擇!走進鄉間、山城、深入部落… 全台十間特色教堂,整理給你。

[台北]中山基督長老會

照片提供 /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建於日昭和年間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七年三月),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因著莊嚴典雅的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而聞名。從高處往下看,可見教堂屋頂呈十字架形狀,教堂內的絢麗的花窗玻璃述說的是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宗教故事,藍色象徵天國,紅色象徵基督的鮮血。

三歲起便在中山教會長大的教會主任簡永文回憶,早期會友們都是搭乘三輪車來教會,教堂清晨時還會敲鐘,擔任「叫醒社區居民」的角色,是條通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瞭解更多 >> 繁華喧囂下的寧靜聖堂 中山基督長老會

[桃園]基國派老教堂

被文建會列為歷史百景的基國派教會,隱藏在桃園復興鄉三民村的讀法阿部落之中。

「這間教會造型的概念來自於『通往天堂的鑰匙』概念搭建,」教會青年 Giwa 解釋,由於交通不便,運送建材困難,牧師帶領當地居民下到溪谷搬運石材建造而成。

瞭解更多 >> 台灣歷史建築百景 基國派老教堂

[新竹]老教堂裡的麵包工坊 野山田麵包工坊

台三線往峨眉到加油站的叉路,右轉進入峨眉街,轉個彎即達野山田麵包工坊所在的天主堂。這座歷史超過半世紀的天主教堂,曾是峨眉鄉居民極為重要的聚會場所,然而隨著教堂逐漸失去民生資助功能,教友流失導致荒廢。

從小在峨眉鄉長大的姜信鈞於二〇〇六年將教堂租下來。幾乎一輩子住在峨眉鄉的姜信鈞,創建窯烤麵包,原本是為了幫助患有憂鬱症的鄉民走出家門,還請麵包師傅教導在地居民學習製作麵包。沒想到打出知名度,也意外創造許多在地就業機會。

如今峨眉鄉天主堂的柴燒窯烤麵包,已成為在地觀光產業的一大特色,讓廢棄的天主堂又再度活絡起來。

瞭解更多 >> 野山田熱騰騰麵包出爐!峨眉山城有愛

[台中]路思義教堂

「貝聿銘與陳其寬五十年前之作,歷久彌新,」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黎淑婷說,「牆就是屋頂,延伸至地上,一氣呵成。」教堂置身校園大片綠地,走入其中,沐浴光影,讓人心情沉澱下來。建築學家漢寶德曾說:「路思義教堂是現代主義時代中國新建築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與西方相遇而產生的最佳作品。」
進化路的救恩堂非常解構。

「它充分利用街道轉角空間,讓人願意停留,」黎淑婷說。救恩堂坐落擁擠的舊市區街角,地面層的牆,減到最少,幾乎是「無牆教會」,社區的人隨時可來可往,像是心靈上的7-11角色,信仰與常民生活結合。廖偉立建築師完成於二〇〇九年的新教堂空間,很多機能。「它是台中市解構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黎淑婷說。

順遊台中 >> 大甲小鎮

[台南]聖十字架天主堂

菁寮國小對面,座落田間的「聖十字架天主堂」獨樹一幟,讓人不注目也難。

教堂的金字塔式尖頂造型設計,靈感其實來自台灣農村的稻草堆。德國建築師佛萊德 ‧ 波姆當年受託設計此教堂,當地的工匠按設計圖於一九六〇年完工,後來波姆得了普立茲建築獎,這座教堂意外成為波姆的第一件海外作品。

順遊 >> 質樸的人物風景,菁寮老街的專屬溫度

[台南]鹽水天主聖神堂

一九五五年德國籍的胡國臨神父為了傳教,建起一棟以木材為主結構的教堂,那便是鹽水天主聖神堂前身。經歷多次擴建直到一九八六年完成主體建築「祭天殿」,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鹽水天主堂。

鹽水天主堂最大的特色為使用中國宮廷式建築建造,內部採用中式風格繪製聖經事蹟與天主教聖人態像。

跟著差差去旅行:被月亮包圍的鹽水 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高雄]玫瑰聖母堂

靠近愛河五福橋的玫瑰聖母堂,是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亞洲三大聖堂之一。

「台灣天主教會的老母親,」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形容。「從玫瑰堂望過去,都是內海,」詩人曾貴海說,以前高雄貧困家庭,養不起孩子就抱到「姑婆寮」(修女住的地方),玫瑰堂成為慈善的代名詞;它也是西方文明進入高雄的指標。

哥德式揉合羅馬式建築,曾獲文建會歷史建築票選百景之首。一百五十年歷史的聖母像來自西班牙。

另類旅行 >> 高雄的宗教之旅

[屏東]萬金聖母殿

萬金聖母聖殿是台灣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也是台灣第一座「宗座聖殿」。

一踏入萬金村,彷彿進入西班牙、義大利的小村莊。聖母像在路口、家門前,牆上繪著天使、家中懸掛十字架、聖像。樸素的村莊裡矗立一座古堡式的西班牙聖堂,聖堂後方有座「半點紅塵飛不入」的隱修院。

聖堂最上方嵌著一小石塊寫著「奉旨」兩字,引人好奇。「那是福建船政提督沈葆楨奉命巡視南部開山工程,經萬金,目睹萬金有外國傳教士、百姓生活和樂、農村靜謐,為消彌種族紛爭,於一八七四年,奏請同治皇帝頒賜『奉旨』及『天主堂』,一八七五年鑲在聖堂正面上方,」徐清賢神父說。

瞭解更多 >> 比聖誕節還熱鬧,萬金「聖母遊行」超過150年的祝福

屏東順遊 >> 巷弄中的聖經博物館,留著最珍貴的「阿嬤聖經」

[屏東]霧台長老教會

魯凱族國寶級藝術家杜巴男所設計的教堂,就地取材,集全村族人之力,費時6年手工打造。

湛藍天空下的姿態,西方的天使、魯凱族人的生活呈現,全都在石板建築中融為一體,無形的魅力,讓人忍不住瞇起了眼,凝視良久。

旅人帶路 >> 走進屏東霧台,尋找世外桃源的美

[台東]公東高工聖堂大樓

這棟外觀平凡無奇的建築,卻是世界上最早的清水模建築之一,四層樓的建築,一樓是實習工廠,二樓是教室,三樓是學生宿舍,聖堂位在頂樓。這棟建築是當時培育花東青年習得一技之長的地方,也曾是台東第一高樓。

拉開聖堂的木門,是一片讓人屏息的安靜。一開始,目光自然會被右側牆上光彩奪目的彩繪玻璃吸引,隨著在聖堂待得越久,心沉澱之後,慢慢會看見幾處光線從上而下,透過巧妙設計後折射,柔和地充滿整個小聖堂。這時,自然注意到眼前祭台後牆上那復活的耶穌,有著原住民的神情,被釘十字架的雙手雙腳鑲著琉璃珠。

>> 跟著專欄作者 保寶 一起走進 公東的小聖堂

※本文由微笑台灣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