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樂齡中心開線上課程 爺奶輸人不輸陣趣味多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2021年09月19日03:1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疫情3級警戒期間,樂齡中心也是停止到校上課。但為了減輕社區爺奶們在家防疫苦悶,教師們排除萬難開設線上課,一步一步教長輩下載軟體、連線,甚至學網美打燈、玩直播。

樂齡中心提供活到老、學到老的機會,除了開設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也是社區長輩們認識彼此、聚會聊天的好地方,但受到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3級警戒期間停止到校上課,打亂了既定課程的安排。

年輕學生要嘗試線上上課,都難免手忙腳亂,更何況是樂齡中心動輒70、80歲的學員?所以嘉義樂齡中心主任黃意萍說,必須一步驟一步驟地教。

教師們先製作簡單易懂的教材,包括如何下載、安裝軟體,如何開關麥克風、鍵盤上的相關按鍵在哪些地方、如何點選聊天室等,就怕爺奶跟不上,事前還將PPT上傳到課程社團。

其中一項貼心的教具,是將直播軟體中的重要功能鍵圖示,繪成手板,例如紅底白聽筒是「掛斷電話」,麥克風圖示上有一條斜線是指麥克風關閉中,一目了然。課程進行中長輩有任何疑問,馬上就能以手板回應。

屏東縣樂齡中心主任李桂芳表示,年輕人一講要按哪個按鍵,立刻就能找到,年長者就會很慌,很怕自己的畫面跟別人不一樣,那就跟不上了。

樂齡中心的上課技巧是放慢速度,各種步驟要清楚明瞭,盡量有截圖讓爺奶參考,一開始難免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但上手後就會快多了。

李桂芳提到,長輩們在家上課,容易忘了關麥克風,常常和家人講話、罵孫的聲音也都被收音,也有些爺奶在家穿著比較涼快些,上課時不小心出現在鏡頭前,都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疫情期間,樂齡中心的線上課程,不只是讓長者學到東西,更有抒發防疫苦悶的奇效。黃意萍表示,長者長時間待在家,無法出門串門子,確實讓很多人心情受影響。

透過線上課程,讓大家有機會見個面、分享一下近況,許多爺奶在課程之外,也主動要求「加課」開聊天室,大家線上「以茶代酒」抬槓、分享近期研發的家庭料理,甚至是放個MV大家連線唱歌,也有人開始聊要如何學「網美」打燈,玩得比年輕人還起勁。

線上課程也有意外的效果,黃意萍發現因為大家都待在家,「夫妻共學」的機會多了,有時候還會出動孫子、孫女幫忙打字留言,小朋友也藉此機會,瞭解阿公、阿嬤到底熱衷在學什麼,增添了祖孫情誼。

李桂芳也提到,有長輩告訴他們,好在有開線上課程,不然每天在家看疫情新聞,大家心理都很慌,一起上線聊天、互相鼓勵,心情好很多。

李桂芳說,樂齡中心打算邀請醫生開線上健康講座,為了讓更多社區長者一同加入,也將教學影片陸續剪輯、上傳到YouTube,甚至跟地方電視台談好時段,讓不熟悉電腦、手機操作的民眾,也能看電視一同學習。

黃意萍表示,疫情期間改變了學習型態,未來即便生活恢復正常,也考慮為較偏遠地區的長者持續開線上課。

像嘉義的阿里山鄉,要長者移動到社區上課可不容易,教師來回奔波也很辛苦,未來可能2個月去一次,其他時間則透過連線學習,相關模式都正規劃開發中。

台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主任鍾秀琴表示,線上教學對於有點年紀的講師來說是一種挑戰,要發展出各種變通方案,但畢竟樂齡教育的目的就是創造舞台,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學習,好不容易獲得成效,現階段絕對不能因為疫情,又讓他們「縮起來」。

鍾秀琴幽默地說,停課期間很多學員跟她抱怨心情很悶,宅在家容易胡思亂想,和另一半越看越討厭,也沒有在外接觸新的事物可以分享。她認為線上課程最重要的是「愛與陪伴」,一步步地突破各種困難,也拉近家人、師生間的距離。

鍾秀琴說:「時下樂齡者多寂寞。」尤其是學習新科技,如果沒有同伴的關懷和支持,往往欠缺動機和學習效果。

樂齡中心線上開課,每天用Line群組報平安、傳作業,用Google Meet開遠端會議,讓班上30多人能看到彼此的影像和聲音,不時有讓人噴飯的趣事,爺奶們在巷口、馬路邊上傳練習影片,迫不及待地預約下次上線時間,真的是輸人不輸陣。(編輯:陳清芳)1100919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19日06:38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19日06:08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19日05:37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19日05:11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19日05: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