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的「創樂子」是民間的青年育成基地,每一年團隊都會訂定一個年度主題,2024年是重視人跟環境的的關係,透過不同的計劃,他們第一次在基地內,由藝術家帶在地居民一起創作大型的裝置藝術,目前已經累積有3個作品,預計會展出到年節結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欣賞。
▲「海廢調」由環境藝術家「拉馬-默提司」以台灣北海岸的海洋廢為材料製作,參觀者可以找樹枝、棍子或是徒手去敲打作品,透過這樣讓大家親自跟廢棄物發生關係,提醒環境保護應該從個人做起 / 記者 王可萱 攝
拿起棍棒在海洋廢棄物做的大型樂器裝置上敲出不同的聲音,這是古坑「創樂子」生活學苑園區內正在展出的一個大型藝術作品。執行長王毓琦說明,他們是一個以藝術、美學為核心的民間青年育成基地,每年都會訂出一個年度主題,因為2024年的主題跟環境永續有關,所以才想說由藝術家來帶在地居民創作,呼籲環境保護也強化在地認同。比如說「面相館」這個作品,就是他們帶在地居民用不要的布料去做自己的面相,探索自我。
這件充滿各種細節的作品「雲山海之聲」,是為「2024雲嘉嘉營視覺藝術連線」來創作,由在維修物品跟老屋這方面非常內行的老師-李應泉帶在地居民用各種廢棄零件製作完成,參與的青年說,這裡面每個物件都有故事,組合起來就是他們對家鄉的農村記憶,不只外觀能欣賞,包括聲音也都有他們想傳達的訊息。
另外一個「海廢調」是由環境藝術家「拉馬-默提司」以台灣北海岸的海洋廢為材料製作,參觀者可以找樹枝、棍子或是徒手去敲打作品,透過這樣讓大家親自跟廢棄物發生關係,提醒環境保護應該從個人做起。
▲「面相館」由創樂子成員帶在地居民用廢棄布料去做自己的面相,結合環境倡議及強化地方自我認同理念 / 記者 王可萱 攝
▲「雲山海之聲」,是為「2024雲嘉嘉營視覺藝術連線」而作,由維修達人李應泉老師帶在地居民用各種廢棄零件製作完成 / 記者 王可萱 攝
團隊說明,他們一開始是因為發現農村要做藝術或者是創作相關的工作機會較少,所以鎖定這方面去做地方創生,目前4年來已成功促成32個微型創業青年留鄉的案例,園區內3件裝置作品會展到過年結束,他們歡迎民眾年節前往欣賞,也去看看這群年輕人到底在「創」什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