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立委選戰,小黨參選人數縮水,2020年有195名由小黨推派的區域立委候選人,2024年僅有115名。在如此逆風中,草根女性政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下稱小歐盟)今年首度參戰立委選舉,南投第一選區李圓恩,是這次代表小歐盟參選的10名區域立委候選人之一。
穿梭山林20年、關注保育議題,李圓恩曾向沒有選票的山林許下承諾,要用行動帶來改變。《環境資訊中心》記者與李圓恩約好專訪的這天,來到去年卡努颱風後面目瘡痍的廬山。透過行動、共學、書寫和參選,這位媽媽候選人希望帶給下一代什麼樣的改變?
帶孩子進災區上課的媽媽候選人
河床上堆積如山的砂石和建物殘骸,一旁的怪手和卡車,從8月疏濬至今仍未完工。12月的這天,剛好寒流來襲,李圓恩和親子共學團的夥伴來到廬山塔羅灣溪。經過去(2023)年夏天卡努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和砂石,南投廬山再次遭受重創。
孩子們見到溪水,立刻靠近試探了水溫,興奮喊著水是熱的,一個個脫了鞋踩進溫泉裡。李圓恩和共學團的家長接著也脫掉鞋襪,走進溪裡,維持和孩子等高的視角,一起用砂石堆山丘、蓋攔砂壩,用雨鞋裝水當作控制降水變因,這群媽媽兼老師開始解說土石沖刷和攔砂壩的原理。
當課程告一段落,李圓恩轉身和夥伴說:「來直播吧!」身旁的小小助選員拿起相機,對準穿起競選背心、戴上競選背帶,在鏡頭前吞了幾下口水的李圓恩,略顯生澀但誠懇的開講:「大家好,我是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南投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李圓恩……」。
代表歐巴桑聯盟首戰立委 李圓恩要為山林發聲
李圓恩口中的小歐盟,是這幾年小黨衰微中,逆勢萌生的草根女性政黨。小歐盟由一群台灣媽媽們組成,2019年正式成立,關注兒童權利、親職友善、環境保護、性別平等、勞工權益,參與過二次地方選舉,今年首次加入立委戰局,推派10名區域立委、3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小歐盟的成員多數來自「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他們帶著孩子探索自然、參與社會,看見問題後,決定投入政治、解決問題。歷經2022年全員落選的低迷氛圍,小歐盟仍決定再戰一回。
為了爭取推派不分區立委的資格,小歐盟必須另推10名區域立委參選人。親子共學「中區暖暖蛇國小共學團」團員,兼小歐盟中區社群小編的李圓恩,就成了參選人之一。面對國、民兩黨夾殺,他仍按著自己的步調選舉。天還沒亮就起床寫社群貼文,清晨站上埔里大街和選民打招呼,盡量少花錢。
對於勝選機率,李圓恩坦言很難,「但我知道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可以為山林發聲。」
從雲煙山林,到尿布奶瓶,到付諸行動
李圓恩大學時加入學校登山社,2002年畢業後到福山植物園永久樣區擔任研究助理,待在山裡記錄樹種、樹高。南投梅峰的台大山地實驗農場徵解說員,他一去又待了11年,再到東華大學念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前前後後,李圓恩穿梭山林超過20年。
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山有個承諾,「我的生命真的花很多時間在爬山,但是你每次在經歷這個過程,會覺得人類好像跟山拿了太多東西,然後我好像……沒辦法幫她做點什麼,只能看著她不斷耗損,變得越來越糟。我有次爬山,就偷偷跟她承諾,我應該要幫你做點什麼,我應該要想想辦法的。」
後來,李圓恩有了小孩,不得不放棄上山,踏進瑣碎的育兒工作。從雲煙山林,到尿布奶瓶,與山的承諾暫時擱置,還好有共學團的夥伴,分攤沉重的照顧工作,也讓他繼續從事一直想做的環境教育。七年後的今天,孩子會走會跳,李圓恩終於能重新回到山上,也有機會兌現當時的諾言。
去年年初,小歐盟的夥伴問李圓恩要不要參選。經過一段家人理解的難關,李圓恩終於「入坑」。某個清晨,他打開電腦寫下,自己從山裡獲得的太多,「現在是輪到我該付諸行動的時候了」。透過參選,是他認為可以兌現諾言的方式。
與孩子一起學習民主 李圓恩:要保持希望
沒有大黨後援的小民,如何「付諸行動」?李圓恩表示自己「比較擅長用文字去說」,所以花很多時間在書寫、傳遞資訊。不過這幾個月來,他也勤站路口、開直播,學著與大眾互動。書寫就是李圓恩的行動。自宣布參選以來,李圓恩每天5點多起床寫字,寫了將近90頁A4紙。每一篇千百字的稿子成為臉書貼文,也是政見表態和選舉筆記,內容涵蓋山林、政策、時事、親子互動。
每個議題他都做足功課,他質疑南投縣做為石虎熱區,「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卻下落不明,於是自己擬了一份綱要;他關心南投非法露營場暴增,迎來新一波土地超限利用潮,呼籲縣府拿出魄力;他也走進廬山,記錄下過度開發的後果;他也特地寫文,呼籲地方政府提出淨零目標、空污防制計畫、垃圾清理計畫、下水道普及計畫。
小歐盟的親子共學家庭時常帶著孩子參與遊行、抗爭,現在多了一個參選。最突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小歐盟台中黨部主任陳怡萱給出一個特別的答案:「共學」。
小黨如今面臨逐步淘汰的趨勢,李圓恩說,大家這幾年輪番參與選戰,為的都是繼續把參與式民主的精神延續下去。但每一次選戰,都讓人精疲力盡,有人甚至出現運動傷害,「但還是好想贏,真的好想贏」。李圓恩無奈笑道。
眼前溫和親切的42歲「歐巴桑」,用文字鼓舞著深知前方阻礙重重的人們一同前行。他在一篇社群貼文寫道:面對環境議題,通常都是很無力的,除了需要保持希望感,也要相信變動是必然的。唯有做好準備,當變動迎來,才能隨機應變。而如果我們什麼事都不做,就更不可能有什麼改變會發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