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ART TAICHUNG 2024:十二件精選作品,看見台中藝博與都市文化的共榮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4年07月19日12:24 • 發布於 2024年07月18日16:00 • 李竺恩、李亦涵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主辦,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後簡稱「台中藝博」)於本周正式登場。今年再度回歸日月千禧酒店舉辦盛會,並在昨日下午(7/18)舉辦貴賓預展,吸引不少藏家貴賓預先前來觀展。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間一隅。圖/畫廊協會提供。

自2013年起開辦的台中藝博,以飯店型藝術博覽會之形式,聚焦中臺灣地區開拓市場版圖,至今已持續發展達十餘年時間。在今年的展商結構上,共有67家臺灣畫廊、9家海外畫廊參加,以及規劃4個特展展位,維持住與近年相仿的參展規模(2023年77家展商、2022年74家展商、2021年74家展商),其中也包含以中部為據點的新面孔參展,反映出此一品牌在群聚效應上所保有的穩定性及堅實量能。這也呼應了新任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在開幕致詞中所提及,作為臺灣第二大城的台中市,於人口和產業條件上皆有強勁的成長表現,為台中藝博的穩健茁壯提供良好了背景條件,隨著城市一同成長提升。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間一隅。圖/畫廊協會提供。

對此,畫廊協會也在今年為展會規劃一系列亮點內容,我們可以看見本屆台中藝博是如何發揮藝博會作為展呈平台的特性,藉以在展期間帶動收藏精神和審美觀念的熱絡交流。特別是延續三月份台南藝博首推出「藏家特展」之路線,因地制宜規劃「天際線Above the Sky」企業收藏特展,邀請當地標誌性的建設企業參與,展出其精選收藏作品;同時策辦藝術專題講座,以此契機梳理在地收藏的歷史脈絡。

Room 916、917 呈現企業藏家特展,本次邀請到龍寶建設、陸府建設、豐邑建設展示其藝術珍藏,分享藏品背後的故事與啟發。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展會開幕日(7/18)下午,非池中藝術網也前往會場為讀者們進行取材報導。根據畫廊協會去年針對台中藝博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逾七成觀眾參觀藝術博覽會的經歷在3年以下,並非以所謂的資深觀眾為主體,代表台中藝博具備著拓展新客群的潛力。對此,部分從中部以外地區前來參展的畫廊,在談話中提及其將台中藝博定位為接觸中部地方藏家、開展新客戶關係的平台,故策略上大抵傾向挑選多位藝術家,並因應展陳空間以中、小型尺寸的作品為主參展,同時透過更容易入手的定價來降低收藏門檻,以達到吸引潛在藏家關注之目的。

尊彩藝術中心(Room 801)本次以個展形式,呈現藝術家王建文之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來自東岸的乙皮畫廊(Room 1206)本次帶來多位藝術家的版畫作品,包含廖修平、李育貞和日本藝術家宮山廣明等人,作品頗具清新與典雅之氣質。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今日(7/19),台中藝博正式拉開了公眾展期的帷幕。本文將為讀者精選本屆展會裡頭十二件精彩作品,這些作品無論在創作題材、使用媒介,還是表現形式上,皆各具特色,展現出多元與豐富的藝術魅力。

晴山藝術中心(Room 1111)展間一景,其中前方陶塑作品為韓籍年青藝術家柳middot濟閠之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位於台中當地的大雋藝術(Room 1003)展間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811|Bluerider ART|Marck

再度回到台中參展的 Bluerider ART,今年精選十一位藝術家創作參展。畫廊今次特地帶來擅於錄像雕塑(Video Sculpture)形式的藝術家Marck(1964-),其具代表性、且體積尺寸較小件的作品參展。Marck 的創作結合了動態影像和空間裝置兩種形式,並藉畫面情節與實體物件的對應關係,使影像超越空間限制,產生觀看的趣味與層次。他的作品也透過螢幕中人物的反覆動作,撩撥觀者的視覺感知及思緒,進而意識到沉潛於影像背後的深層含義。如經典的〈Bon appetit〉以罐頭盛裝年輕女子肉體的赤裸呈現,連結了性別凝視、身體主權等議題之思辨。

Marck 作品〈Bon appetit〉。圖/Bluerider ART 提供。

Bluerider ART展間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118|曜畫廊|楊忠銘

藝術家楊忠銘1974年生於台灣,畢業於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2003年創辦以版畫藝術推廣為主軸的324版畫工作房,從「手工紙抄造術」的技術出發,以「版創原理」結合林業試驗所(Taiw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的「纖維研究學」,將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空間、物件、植物標本,永恆封印於不帶有任何油墨染色的脆弱紙張中,在日光之下映照出物件幽微的魂絮。在曜畫廊的展間,與擅長使用玻璃創作的日本藝術家加藤千佳的作品,相互呼應,呈現時間凝結的永恆片刻。

曜畫廊展出加楊忠銘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曜畫廊展出楊忠銘及加藤千佳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08|涅普頓畫廊|官野良太

涅普頓畫廊帶來日本藝術家官野良太(1988-)的作品,2013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過去以乾漆製作人形雕塑已十餘年,經歷 COVID-19後,他將主題轉向內心世界。以海洋和泳池為靈感,使用人造樹脂材料捕捉光線反射水面的傳遞現象,創造其獨特的「光之雕塑」,感受如風吹拂過的水面。在波光粼粼、晶瑩透徹的外表下,傳達了日常生活中隱藏的美。本次更首次於台灣展出金魚系列的作品〈Floating〉,為炎夏之日帶來一股清新沁涼。

官野良太作品〈Floating〉。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涅普頓畫廊帶來日本藝術家官野良太的作品。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18|弎畫廊|野中美里

弎畫廊本次帶來多位臺、日藝術家作品,其中關注到日本年青藝術家野中美里(Misato Nonaka,1995-)的畫作,專攻油畫的她經常運用坦培拉(Tempera)技法作畫,讓作品表面隱微地透映著柔和的光澤感效果,好似罩上一層朦朧而夢幻的濾鏡。在題材方面,野中美里表示自己所繪的風景並非指涉著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空間。故細看畫面,可以發現她特意保留住筆觸動作的軌跡,透過重複描繪的步驟將時間疊加,使得景物輪廓產生些許不穩定的動態變化,形塑出一個帶有感性成分的獨特景緻。她並期待藉著具有流動性的線條語言,可以和觀者建立起精神上的連結。

野中美里作品〈建立連接〉。圖/弎畫廊 提供

ROOM 1213 |日帝藝術|陳衍儒

藝術家陳衍儒生於1984年台灣宜蘭,本次日帝藝術展出藝術家2024年的全新創作〈繁花系列〉,並宣告代理。乍看猶如電腦繪圖的精準切線,與光亮平滑的畫面,是藝術家多年來不斷的嘗試與研究,以構圖、割膠膜、填色、打磨等不斷重複的繁雜工法,所形成如電腦製圖般的人造山水風景。擷取中國書法字體中的抽象性,與其對草木、花卉的細膩觀察,擴展至宋代山水的皴法研究,陳衍儒融合了東、西方繪畫精神,產生出獨有的視覺語彙與個人美學。

日帝藝術帶來藝術家陳衍儒〈繁花系列〉。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日帝藝術展間一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107|科元藝術|徐熱

「青春嶺」是科元藝術長期耕耘的系列展覽,藉此引薦傑出的新生代創作者。本次共帶來9位藝術家,其中「青春嶺」參展藝術家則有戈羽彤、徐熱、許佳琪、陳孟潔、潘奕愷和蔡宇貞。

1990年出生於泰國曼谷的藝術家徐熱,2023年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從中國書畫史及理論,擴張到當代或西方。創作關注於自身的佛教信仰與思想,透過繪畫來傳達佛教的輪迴觀。以自己的臉作為符號,並將佛教中的各種生靈符號結合遊樂設施或玩具作為輪迴的比喻。本次展出的作品〈吃相〉則以日常動作「吃」為主題,受佛經句「飢餓是重病;諸行極苦。」啟發,藉由圖鑑式的表現形式,描繪萬物生靈吃了又餓、餓了又吃的一種日常輪迴。儘管徐熱的作品呈現如童趣般的輕盈,隱含的宗教哲理又耐人思索。

科元藝術展出徐熱作品(左)〈吃相〉,(中)〈輪盤〉,(右)〈逃脫樂園:幽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徐熱的作品(右)〈輪盤〉,與(左)〈吃相〉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809|首都藝術中心|張芸家

首都藝術中心本次呈現張芸家(1996-)的作品。在一幅幅以蒙太奇(montage)拼貼手法所構成、帶有異想色彩的景觀裡頭,包含著她對於老舊建物、歷史眷村和廢墟主題之長久關注;而畫中以淡雅色彩繪製的窗框、花磚、石牆和傢俱物件,則相互拼湊成一片彷彿隨時間而有些褪色的記憶風景,蘊含著內斂的情感溫度。值得注意的是,張芸家時常在作品中使用「盛上」(盛り上げ)的繪畫技法,其悉心由礦粉推高、疊厚以實現如浮雕般的視覺效果,並同時透過顏料的顆粒質地,於細節處擬仿真實牆體經風蝕而生的斑駁肌理,進一步呼應題材傳遞的時間感。

張芸家之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P

Room 1105|L GALLERY |金玉珍

來自首爾的 L GALLERY 本次帶來在韓國受到關注的藝術家金玉珍(Kim Okjin,1975-)之作品。在畫面表現上,她經常利用平塗手法使顏料呈現清新的均質效果,且在色彩組合、幾何的構圖方式上,不禁引人聯想至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曾受美國西岸風情影響所孕育出的一系列畫作,散發讓人心神嚮往的閒適氣息。然而,有著和視覺氛圍上背道而馳的潛藏涵意,金玉珍的創作更利用場景試圖傳遞某種存於現代社會的疏離感。包含《泳池系列》和《城市系列》在內,在陽光普照、清澈透亮的池畔旁,亦同時蘊含著連結孤寂的線索。空蕩的房屋、無人使用的躺椅,皆作為孤獨心靈和空虛之象徵存在。

金玉珍作品〈A leisurely afternoon〉。圖/ L GALLERY 提供

Room 1115|索卡藝術|横坂竜也

索卡藝術本次帶來日本藝術家横坂竜也(Tatsuya Yokosaka,1981-)之創作。在横坂竜也代表性的系列作品裡頭,不同款式的名車可說是他畫面當中的標準配置;其以車輛為載具,進一步融入多種文化和經典動畫元素,並藉著這些人物元素所隱含的象徵性連結,如和平、暴力、純真、殘酷等,引導觀者思索畫面意涵。横坂竜也的創作更將畫布結合舊時動畫賽璐璐的技術,發展出具個人特色的表現手法。作品帶有復古懷舊之感,且藉著豐富又多層次的組成,在繁複中展露新鮮而獨樹一幟的迷人魅力。

横坂竜也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16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張懿人

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五度響應盛會的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今年以「我的世界」為主題策畫展位,並串聯七位過往獲獎藝術家之作品,紛呈不同個體投射出的獨特創作視野。在此關注張懿人(1998-)的作品,其創作多以現代青少年為主角開展敘事情境,以畫筆揭露出年青族群的種種生存境況,以及他們在面對當前社會現實下的心理狀態,映射出不同世代的獨特性。比如從〈寶貝〉所繪的內容來看,便不難意識到張懿人藉著分鏡式的畫面佈局,引導觀者覺察「毛小孩」之於現代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洞見時代演進已然促進價值觀的轉變與多元化發展。

張懿人作品〈寶貝〉。圖/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ROOM 803|凡亞藝術空間|楊佳蓉、紀少淵

初入凡亞藝術空間的展間,就被門口幾張小品所吸引。藝術家楊佳蓉是凡亞藝術空間近年來所推動的「春藝盎然」公開徵件計畫入選的創作者之一,去年剛完成人生中的婚姻大事,此次則帶來關於結婚的系列作品。不同於結婚會場上幸福甜蜜的表象,楊佳蓉的作品畫出在親密關係中無以言喻的矛盾與壓力,淡淡的描繪愛情裡兩人的日常,如此深刻體悟愛情的模樣或許正是吸引人的原因吧。

楊佳蓉作品〈喜事〉。圖/ 楊佳蓉提供。

凡亞藝術空間展間一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展間內也展出本次與「藝術新聲」媒合的藝術家紀少淵(1995-)的作品。202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從個人生命經驗及記憶出發,探討人與人在自然相處中的關係衝突與和諧。藝術家運用中國書法中的運筆線條,產生看似雜亂絲緒繚繞的動態感,將複雜的人性與情感藏於畫面之中,輕盈而幽默地講述人性多變和存在與否的哲學思考。

紀少淵的作品(左)〈看不見車窗外的風景〉、(右)〈蔓生之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凡亞藝術空間展間一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ART TAICHUNG 2024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覽日期|2024/7/19 (五) - 7/21 (日)

開放時間|12:00-19:00(7/21僅開放至晚上6:00)

貴賓預展|7/18(四)15:00 - 19:00

展覽地點|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77號)8樓 - 12樓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