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是瘋了才會對這部「小丑續集」有任何期待!當年《小丑》上映時,我到電影院裡重複刷了3次,不僅是因演員演技太好,更因為整部電影一氣呵成,把一個普通人變成惡棍的過程全部都拍了出來。當亞瑟站在汽車頂上大笑起舞轉變成「小丑」時,我的眼淚就不斷落下,因為這個角色居然這麼哀傷,哀傷到把自己全部捨棄,化身成一個純粹惡的象徵。
因為首集電影實在太完美,所以對於出現「小丑女」的續集抱著極大期待,殊不知,這部續集就像是《臥虎藏龍:青冥寶劍》一樣荒謬。在我看來,將這部電影拍成音樂劇就是一件非常偷懶的事情,好多好多應該要用演技呈現的橋段,都僅用一段歌曲帶過,壓縮掉瓦昆菲尼克斯的發揮空間。
劇本也出現極大問題,超過2小時的故事都是小丑面臨審判的過程,他的瘋狂幾乎要被阿卡漢精神病院給「治好」,這不但與主流的認知完全不同,導演甚至還希望透過電影「教育」觀眾。我走進電影院被迫學習人性本善、找回心中的良知、對人生要有希望…等老掉牙的主流價值,然後看著一代「反派小丑」哀傷卻在背後被重新洗滌的一生。這部電影「好看」嗎?
《小丑:雙重瘋狂》描述亞瑟佛萊克因為罪刑被送進阿卡漢精神病院,一邊等待著審判時,亞瑟也在自己與小丑之間的性格裡掙扎,此時居然遇見了一生摯愛,亞瑟也意識到一直存在於自己心中的願望。
該片最大的錯誤就在搞錯了角色成長的方向。不管在這系列電影中的「小丑」與DC漫畫中的「小丑」差異在哪,首集被命運鐵拳不斷重擊的亞瑟,在最後被逼瘋成為「小丑」,然而續集中的小丑卻被感化成為「亞瑟」。首先這就不是觀眾期待的發展方向,主角一開頭就在「小丑」與「亞瑟」不同身分間掙扎,明顯就與首集結局接不上,而看似管理失當的阿卡漢精神病院,居然成為小丑從良的關鍵地點,這更顛覆一般認知。
雖然導演用很多角色來讓「小丑」成為「小丑」,像是哈莉奎茵的引誘、精神病院警衛的霸凌,但這些明顯都是為了鋪陳「亞瑟找到他心底的善」這件事。我並非不理解導演的用意,但我不須要導演和編劇特別拍一集電影來「教育」我,告訴我小丑其實心裡是善良的,只是這個社會被小丑影響才走向這一步。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讓我感到無比噁心,彷彿看見再度被教導要原諒的「喬爾夫球」。
劇情方向失誤不說,呈現方式更讓人失望。女神卡卡的演技如何我不評論,但瓦昆菲尼克斯是多麼厲害的一位演員,他用癲狂的眼神與肢體說服觀眾「他就是小丑」,而續集卻用了大量的歌舞掩蓋他的光芒。當亞瑟看到哈莉奎茵時,硬要唱歌讓大家知道他們戀愛了。亞瑟在法庭上面對各種刁難時,硬要唱歌來實現他心裡的幻想。甚至最後亞瑟逃獄成功卻面對哈莉的離去,也要用唱歌來表達他心裡的沮喪與不可置信…。
音樂劇不是不好,而是根本不適用在這樣的片型中,每當面臨重要的轉折時,一首歌、一支舞就帶過,根本就是敷衍觀眾,更浪費了瓦昆這麼棒的演員!超過2個小時的片子,唱歌就唱了至少40分鐘,這些歌曲真有好好傳達出亞瑟心中的掙扎嗎?還是這些歌好聽到足以將這麼沉重的心境給傳遞出來嗎?很遺憾,沒有,除了某些大家原本就朗朗上口的旋律外,其餘沒有一首歌是能讓觀眾記住的。
整體來說,我只會給《小丑:雙重瘋狂》象徵「眉頭深鎖」的1.5顆柿子,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可以透過電影對觀眾說教,即使要說教,前提也要是能說好一個故事,當一部電影「不好看」時,其他什麼都是假的。看了2個多小時,只知道「小丑」這位大壞蛋居然這麼不堪一擊,因為老同事的眼淚和被警衛性侵,從此就成為一個好人。至於哈莉奎茵是哪來的?為什麼支持小丑?她有什麼故事?不知道也不重要,畢竟她唱幾首歌就下班了。
酸柿子點評:說一個笑話,小丑續集真好看。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1
kai
小丑是在座的各位
10月06日05: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