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絞胎是陶藝中較少見的創作形式,歸仁文化中心五日舉辦「風華再現~曾淑嬋陶藝絞胎陶藝展」,展出她多年來的創作,每件作品都是她的精心傑作,希望獨特的作品能讓觀賞者賞心悅目。
絞胎陶藝在宋朝即可見,但當時的作品,僅限於用不同顏色的土組合而成。而曾淑嬋老師的絞胎作品,是添加現代顏料配方,讓呈現出來的色彩瑰麗繽紛。
歸仁文化中心表示,絞胎的創作工法繁瑣,這些年來曾淑嬋老師不斷鑽研,失敗的作品無數,經過不斷的淬煉與修正,加上又鑽研出崁胎與透光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是獨樹一格的作品。
曾淑嬋小時候喜歡塗鴉,更愛捏泥巴。小學時,因一張臘筆畫被老師送到日本參賽且得獎後,更加堅定。就這樣,一路走來,無怨無悔。在不可逆的洗腎生涯裡,四十歲從自己公司退休後,重拾畫筆、購置陶藝設備,以不一樣的心境重現生命的價值。
因緣際會,自我摸索踏入陶藝的世界。然而「絞胎」開啟了曾淑嬋另一道藝術之門,一個有趣的世界。一路走來,陶藝創作竟已邁入二十多個年頭。
一開始玩陶,只當它是休閒生活之一,歷經十多年的摸索與努力,終於做出一些成果,自創出有別於一般陶藝的「絞胎」。初識者見到作品,往往誤以為那些色彩是塗、畫上去的,其實,它們就是一塊塊彩色的土組合堆疊而成,水份的控制色彩揉鍊過程與修坯完全仰賴手工,耗時費力,自不在話下。
這項展覽在歸仁文化中心第二畫廊展出,展期至十月二十七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