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每天三催四請,孩子仍不想上學好痛苦?北投桃源國小的生態教育,讓孩子自動起床、發揮天賦,愛上學習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04月06日00:56 • 徐允華

很難想像這是位於台北的小學,北投桃源國小座落在大屯山系下,學校占地面積共3.05公頃,前方有綠意廣闊的關渡平原,身旁有淡水河與基隆河的雙重滋潤。在這片天地開闊,景色宜人的優勢環境中,累積20年以上豐富的生態教育課程,讓學生來學校上課彷彿在樂園學習。 

 

邊玩邊學的學校樂園,親入土地、動手實驗,圓孩子的童年夢想  

北投桃源國小的學生書包上插的是抓蜻蜓的網子,手上的透明盒子裡是枯枝乾葉做的小窩,房客是一隻動也不動的獨角仙。桃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程度不可小覷,經統計,從2017到2022年師生共發現超過170種,生活在校園裡的無脊椎與脊椎動物。 

該校的生態課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設計為六個階段:一年級,以五感觀察大樹,學習做筆記,建立未來六年的學習基礎。二年級,觀察校園動物,多元化筆記內容。三年級,深入觀察植物,包含香氣觸感、花葉與昆蟲的互動等。四年級,棲地觀察,深度分析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疏通水道、製作堆肥等,動手實驗生態的培育力。五年級,使用對比技巧、描繪、條列關鍵特徵等方法製作筆記,建構生態模型。六年級,整合過去經驗,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生態觀察微電影。 

「學校有能力蘊育藝文與生態的學習環境,發展戶外教室的探索與學習,一圓孩子的童年夢想,最重要的關鍵是,擁有一群專業與包容力超高的老師」,校長張鍾榮滿心感謝。每學期10到15堂的生態課,節數不算多,因此在課後也另辦了生態探索社團,內容包含藝文、食農、特教等多元領域,更多培養探索、觀察、紀錄、整合的能力,「大自然是很棒的媒介,成為鉤子,從孩子最喜歡的『點』開始,手腦並用地發展出整個『面』的學習興趣。」 

 

 

大自然讓孩子熱愛學習、釋放情緒 

一個學生揹著書包,邊走邊哭,對張校長說:「校長,你知道我今天心情為什麼不好嗎?因為我遲到了,錯過了早上的生態觀察……」為何這裡的學生熱愛學習?「生態教育有啟發自主學習的功能,增進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對於抒發孩子的情緒也有意料之外的功能。」 

到學校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做,是小學生上學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生態課程中,孩子最愛問「這是什麼?」此時老師不會直接給制式答案,剝奪孩子探究整理的過程,反而引導學生:「你去找答案來告訴我,好不好?」一次次搭建學習軌道,最終讓孩子建立「自己先來找答案的」的習慣。 

當學生難過的時候,觀察到蟲子、細草在困難中生存,依然勇敢,展現旺盛的生命力,往往能從感動中忘卻挫折,惻動慈心,能以更成熟的情懷看待問題。學校附近的醫生和心理師,會建議父母將特殊生或遭遇學習挫折的孩子來讀桃小,藉著教育環境和理念釋放孩子現處的龐大壓力。 

「家長很支持學校,尤其當他們發現孩子開始會關心別人、互相照顧的時候。」曾有一對同校的兄妹,放學後在電線杆前觀察了好久,他們想要救一隻夾在電線杆上的壁虎。兄妹的媽媽開著車在路旁等待、不催不趕,用行動支持孩子對自然界的細膩、對生命的關懷。 

 

 

不會寫字的他,從愛上獨角仙開始,國英數自全都會了 

因長期學習低成就而有拒學傾向的葉同學,四年級轉學入桃小。老師發現他對獨角仙情有獨鍾,便問:「你知道牠的身體有多長嗎?」「不知道」「那你用尺量量看?這隻有沒有比另一隻長?」於是,學生開始有了數學、生物、自然等概念。 

「他來的時候不太會寫字,但因為太想做記錄了,他跟著老師從注音寫到國字、英文名稱,」張校長愉快的說,「現在他六年級了,生態筆記寫得精采絕倫,面面俱到。」怎麼研究的?學生說:「圖鑑上或網路上就有了,去找不就知道了!」張校長聽了很開心:「當孩子使用『如果……不就知道了』這語句,表示他找到學習的路徑和方法了。」 

葉同學現在每天早上自動起床,對於上學顯得興致勃勃。從拒學到愛上學校,一路的變化,葉媽媽最有感:「生態教育讓我看見了孩子的另一種樣子。」什麼樣子?是孩子擁有人生夢想的模樣。 

渴望成長是人的天性。萬事萬物中,一定有孩子感興趣的鉤子,足以勾起他的學習能量和自學能力,再從成功經驗中複製、跨足其他科目領域,是桃小師生攜手實踐生態課程的寶貴價值。

 

 

圖:桃源國小提供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