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鄉民

還記得虎姑婆的故事嗎?它被比做台灣版的小紅帽

Knowing

發布於 2018年05月06日11:22 • 余宗翰

 

還記得虎姑婆這個故事嗎?這個經典的台灣民俗故事就像BB扣一樣,快要被年輕人遺忘了,反倒是西方的童話故事因為好萊塢電影而深植台灣民眾心中。其實虎姑婆是個流傳極廣的故事,類似的故事遍佈整個東亞,甚至,有學者認為虎姑婆與小紅帽、七隻小羊與狼等西方童話類似,都起自教育小孩別隨便親近陌生人,或是以人的智慧戰勝大自然之寓意。

根據《維基百科》,最常聽到的虎姑婆故事版本如下:

老虎精在修行,必須吃幾個小孩才能完全變成人,所以下山找小孩吃。下山後,牠躲在一戶人家門外偷聽,知道媽媽要外出,屋子裡只有一對姐弟,於是就變成姑婆的模樣騙小孩開門進到屋子裡去。睡到半夜,虎姑婆吃了弟弟,發出咀嚼的聲音,姐姐聽到後問虎姑婆在吃什麼,虎姑婆說在吃花生,接著丟一塊弟弟的手指頭給姐姐,姐姐鎮定的假裝要上廁所,然後躲到門外的樹上,等到虎姑婆發現要吃她時,她機智的要求虎姑婆燒一鍋熱水(另一說是熱油)給她,並要求虎姑婆將熱水吊到樹上給她,她要自己跳到鍋裡。當虎姑婆把熱水用繩子吊到樹上時,姐姐叫虎姑婆閉上眼睛,張開嘴巴,然後把熱水淋在虎姑婆喉嚨裡,虎姑婆便因此喪命了。

虎姑婆的故事在全台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有些結局裡,逃出生天的姊姊飛升上天,虎姑婆並沒有被殺死。其實這個情節跟小紅帽有點像,最早的小紅帽版本,講到大野狼順利用計吃掉小紅帽就結束了,是後人添加情節,小紅帽平安脫險,且讓大野狼遭到報應。

虎姑婆的故事應起源自中國,目前最早有紀錄的同類故事是清代黃之雋所著的「虎媼傳」 ,是安徽一帶流傳的、母老虎扮成外婆害人的故事。30年代時,中國學者在國內搜羅各種版本的虎姑婆故事,共收集了40個版本之多。類似虎姑婆的傳說,害人的不一定是老虎精,也可能是熊、山精等等。

在一些虎姑婆故事裡,會有「大人出門前警告小孩不要隨便開門讓外人進來」的情節,有很明顯的告誡意義,而姊姊利用智慧殺死虎姑婆則被認為有「遇到壞人要沉著運用智慧應對」的寓意。

在神話學裡,學者認為像虎姑婆這類的故事之所以廣泛流傳,則是因為人類社會對無情大自然的恐懼,是文化與自然的對立,虎姑婆進入家門代表著大自然侵入人類文明世界裡,而人類則利用智慧化解危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