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持續強化海綿城市能量 台中文心路人行道「會呼吸」

新頭殼

發布於 2018年09月10日02:49 • 新頭殼newtalk |陳龍棋 台中市報導

新頭殼newtalk

近日不管是南部豪雨或是北部豪雨,都造成各地傳出淹水災情,因此「海綿城市」的概念一直都是都市的追求目標。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致力朝這方面努力,特別在文心路「汰管、人本步道、路平」三合一工程,人行道拓寬就以「會呼吸」的人行道設計,讓水與空氣穿過透水鋪面,向下逕流至地下水補注,減緩熱島效應。

建設局指出,施作完工的文心路人行道,以水泥本色灰色為主,看似和一般普通人行道一樣,不過,人行道下層卻深藏多道先進工法,並採取「透水地磚」作為人行道鋪面。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讓人行道「會呼吸、猶如海綿」的先進工法,就是「管式混凝土結構」及「排水礫石樁」,此工法不但可大幅減輕排水系統負擔,並可藉由大氣中涵養的水分調節溫度,減緩熱島效應。
黃玉霖說,文心路人行道拓寬,打造全線近20公里的透水鋪面,改善面積約為5.7萬平方公尺,徹底改變傳統無法有效涵養、保留水源的「濕式紙模地坪」不透水混凝土鋪面,希望透過打造人本貼心、會呼吸的透水地磚。

 

延伸閱讀:

 

台灣​東南方熱帶低壓增強恐成颱風!?鄭明典:旋轉特徵更明顯

 

熱低壓狂颳13級 蘭嶼10日下午起停班停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