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日韓海女 潛到最後一口氣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08月24日21:59 • 發布於 2019年08月24日20:10 • 諶悠文/綜合報導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巴人是高山嚮導的代名詞,而在日本與南韓,跟大海搏鬥的海女也頗負盛名。海女是一項古老的職業,指的是不用潛水裝備,徒手潛入10至20公尺深的海底,採集龍蝦、扇貝、鮑魚等海產為生的女性。2013年日本NHK晨間劇「小海女」爆紅,炒熱海女話題,也點燃日韓之間爭奪海女文化「正宗」的戰火。2016年南韓濟州島的海女文化搶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為兩國的歷史恩怨再添一筆。

經濟獨立 濟州島離婚率居冠

在南韓人的記憶中,海女一直是濟州島獨特的文化象徵。她們每天潛入水中100多次,徒手或用矛捕撈海洋生物。她們浮上水面換氣時會吹出凄婉的哨聲,然後把海產裝進浮桶。

即使是寒冬臘月,這些現代美人魚也無懼朝鮮海峽詭譎的水域,只靠蛙鞋和護目鏡,憋氣潛到冰冷的海底。通常海女潛水不超過90秒,否則可能有性命之憂。她們撐起家計,濟州島也成為南韓父權社會中的一個異數。當地的離婚率在南韓居冠,海女的經濟獨立是原因之一。

徒手搏浪 高齡無懼詭譎水域

鼎盛時期,濟州島約有3萬名海女,但現在已銳減至4000多名,其中60歲以上的海女約佔84%。她們從小在淺水處練習潛水,就這樣一路潛到生命最後一口氣。海女人數日益減少的原因除了高齡化和潛水意外死亡,最主要是收入甚低。濟州島如今是蜜月之島,當地的年輕女性寧可在度假酒店工作,安全又舒適。

17世紀時,男人出海捕魚或出征未歸,潛水就變成女人的工作。直到1970年代,她們才買得到全身式潛水衣。潛水衣的問世讓她們可以潛得更深,潛水時間更長,結果導致過度打撈,收入和健康狀況也每下愈況。

為了幫助保留這一傳統,濟州島政府資助潛水服和醫療、意外保險。海女也進行自我管理,規定自願休漁季節、非潛水區和每月潛水天數的限制。

從古書的記載推斷,日本海女的歷史已超過兩千年。過去漁村的婦女為了補貼家計而當海女,最早是光著上身下海,其後則穿著全身白色薄衣下海,白色則有驅魔和避鯊魚的效果。

收入微薄 現代美人魚漸凋零

三重縣的鳥羽、伊勢志摩是日本海女最多的地區,在1960年全國還有一萬八千名海女。根據2010年的統計,鳥羽、伊勢志摩的海女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由於當地的女性堅忍、勤奮,而且女性的皮下脂肪厚,所以比男性更適合徒手潛水。隨著海洋資源減少,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的日本海女也面臨後繼無人、高齡化的困境。如今海女開始轉型朝觀光發展。鳥羽市相差町有許多過去海女上岸後圍爐取暖的小屋,現在變成品嘗海女親手炭烤海鮮的景點。除了觀光海女外,年輕人已沒人願意當海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