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維護水鳥棲息地 關渡自然保留區轉型國家重要濕地

TVBS

更新於 2021年12月27日15:16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7日15:00 • 藍于洺 葉俊宏
圖/TVBS
圖/TVBS

關渡自然保留區,35年前成立,但因為區內的紅樹林快速擴展,危及到了水鳥棲息地,因為是自然保留區,完全無法人為干預,為了維護生態平衡,現在決定將自然保留區退場,改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以濕地法來管理,保護紅樹林,也保護水鳥棲息地。

圖/TVBS
圖/TVBS

資深記者藍于洺:「在關渡自然保留區這邊,有很多紅樹林的景觀,這原本是一個非常好的保護方式,但因為這樣的快速發展(紅樹林),也限制的水鳥的生長區域,所以現階段是改由濕地法來接手,希望保護紅樹林,跟水鳥之間的生態平衡。」

眼前一大片綠色景象,就是紅樹林群,這塊區域原本是關渡自然保留區,但為了維護水鳥跟紅樹林間的生態,能疏伐紅樹林,確定廢止了關渡自然保留區,轉為國家級重要濕地。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陳仕泓:「長起來之後原本習慣在沙洲覓食的鳥類,牠就沒有地方可以去,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整個大片的沙洲地都被紅樹林佔據,這也是這次修法最主要的原因。」

銘傳大學都市計畫防災學系老師馬士元:「因為當年為了保育水筆仔,這個是當年在全球,紅樹林分布的一個北界植物,所以我們在野生動物保育法頒布之前,我們就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淡水河口的紅樹林溼地,列為自然保留區。」

關渡自然保留區內紅樹林長年擴張,陸域變大,當地水鳥種類大量減少,十年內從130種水鳥降到只有48種,但因保留區禁止人為干預,沒有辦法處理紅樹林擴張,為了守護水鳥棲地及減少水患,改成重要濕地,35年的關渡自然保留區走入歷史,成了全台首座退場的自然保留區。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陳仕泓:「自然地就完全沒有辦法,它就是最嚴格的意思,人也不能進去,什麼東西都不能進去,就一個非常嚴格的法去限制住,那也就是因為這個法的框架,讓整個的疏伐這件事情變成非常困難,才會用改成用濕地法接手。」

因為過去關渡保留區受文資法保護,無法人為干預,現在改以濕地保育法,可以適度疏伐,目前關渡濕地約五十五公頃。其中六成是紅樹林,也就是約32公頃紅樹林,目前擬定三年先疏伐10公頃的紅樹林,但這樣的速度似乎還不太夠,建議至少得疏伐15公頃以上,才能維持水鳥跟紅樹林之間平衡。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陳仕泓:「市府現在提出10公頃,但這10公頃的量來講的話,我們覺得這個量實在是有點不夠,因為你這樣子之後還有之後,你疏伐完之後你後續還是要維管,它的成長速度,我們預估五年你會回到原貌。」

銘傳大學都市計畫防災學系老師馬士元:「紅樹林本身會造陸(陸化),所以長期以後,這些紅樹林會讓我們行水區,真正濕地的面積,會逐漸的變成所謂的陸地,那這樣子的一個情況,對於在原本的濕地生態裡面,所棲息的動物尤其是鳥類,就會造成它環境的變化。」

不只是保護水鳥,研究也發現陸化也會造成河流水位上升,適度砍伐紅樹林,可降低對岸社子島水患的危險,早期都只能用文資法來保護,現在法令多元用濕地法的其他工具,管理上更加靈活。

銘傳大學都市計畫防災學系老師馬士元:「我們對於水鳥的棲息環境,跟溼地環境本身要不要人類的力量,去做疏伐去做改變,這是第一個大家要去做決定的,第二個就是說紅樹林它是在堤外,它本身就是行水區,所以對一個行水區本身,我們要注重的這樣一個水域環境,還有它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在水患上面的一個治理問題。」

關渡保留區這名詞走入歷史,但現在是更多元管理的關渡濕地,在水鳥,紅樹林,水域三方考量之下,多元管理辦法維持生態平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