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寶林廚師逃過米酵菌酸中毒 醫揭可能關鍵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04月02日04:52 • 發布於 04月02日04:52 •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
▲毒物醫師認為,廚師手部沾染米酵菌酸、卻沒出現中毒,可能是因為沒有吃下去。(圖/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北市衛生局今(2)日上午臨時提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相關檢驗結果,其中於3月24日採驗廚師手部的環境拭子樣本確認檢出米酵菌酸,成為毒素來自該餐廳廚房的進一步證據。然而,目前仍未有寶林茶室的工作人員中毒案件出現,毒物醫師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電訪時推測,關鍵可能就在於廚師沒有吃下毒素、而該毒素通過洗手,很容易就能移除。

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電訪時指出,這樣的檢驗結果也顯示,這起食物中毒案件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食材被污染,所以廚師的手部才可能在處理食材時沾染少部分毒素,且刀具、砧板也可能會有殘留。

楊振昌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檢驗結果也合理解釋了為什麼食藥署在3月26日採檢的食材驗不到米酵菌酸,因為這時間採檢的食材,跟3月24日使用的食材已經不是同一批了。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也對《NOWnews今日新聞》提到,雖然之前3月26日採集的檢體可能因為與問題產品已是不同批,沒有檢出米酵菌酸,過去又只有患者血液中檢出米酵菌酸,很難實際上證明案件一定是與餐廳有關,但這次手部檢驗可以進一步推測污染源來自餐廳,而不是從其他地方出現。

然而,既然寶林茶室的廚師手部有沾染米酵菌酸,為何迄今仍沒有任何一個寶林茶室的工作人員因為米酵菌酸中毒而通報為個案?楊振昌指出,米酵菌酸在國外的案例中,都是經口食用後引發中毒,沒有出現接觸中毒的案件,而皮膚本身也能提供保護效果,但若有手部傷口,確實也可能提供毒素進入人體的破口,但實際上這位廚師的情況,還有待確認。

楊振昌與顏宗海都提到,米酵菌酸雖然性質穩定、高溫高壓下無法破壞,但如果手部有沾染的情況,通常經過清水與清潔劑使用,就能洗乾淨。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