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流浪狗的基因,發現住在車諾比隔離區內不同地方的流浪狗,基因組成不盡相同。報告於2023年3月8日發表在《犬醫學與遺傳學》學術期刊。車諾比事件發生在1986年,核電廠內外殘留大量的輻射性物質、重金屬、農藥和有毒物質等,最後被設為禁區。儘管如此,車諾比隔離區成為野生動物天堂,還住有超過500隻流浪狗。這些流浪狗大多數為核災發生後,居民緊急撤離時遺棄的寵物狗的後代。研究員觀察到車諾比共有兩組群體,一組住在核電廠反應爐附近,另一組則住在車諾比市區。兩組活動範圍相差16公里,所以狗群的交流機率極低,族群各自獨立繁殖。研究團隊從這兩組流浪狗身上抽取血液樣本進行基因分析,核電廠組共60隻、市區組共56隻。結果顯示,兩組流浪狗的基因組經比對後,發現有391個基因區域有明顯差異。相關基因功能包含DNA修復、細胞週期檢查點機制、免疫反應和鈣離子結合等。團隊期望未來的研究能更精確辨識基因組,以更深入了解流浪狗暴露在險惡禁區環境下的基因變異。在理解流浪狗的身體如何適應後,最終即能應用於人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