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導管換肺動脈瓣膜 免開刀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2年08月11日21:48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1日21:48

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2~3成術後併發逆流 新療法只需住院4天

台大醫院11日舉辦心導管植入人工肺動脈瓣膜成果記者會。
台大醫院11日舉辦心導管植入人工肺動脈瓣膜成果記者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即便矯正,仍約有2~3成患者會出現肺動脈瓣膜異常。台大醫院團隊引進透過心導管植入人工肺動脈瓣膜,不僅免開刀,且患者術後只需住院4天、恢復期短。原本該治療需自費約百萬,2021年底納入健保給付。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表示,在先天性心臟病當中,許多會合併肺動脈瓣膜的異常,不少開心手術或是心導管治療就是為了改善瓣膜的功能。其中,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手術矯正時會盡可能把瓣膜狹窄解除,但也常在術後併發瓣膜逆流的問題。

王主科指出,一般嚴重肺動脈瓣膜逆流初期不太會有症狀;但右心室經歷數十年衝擊,心臟會逐漸擴大,部分患者甚至引發心臟衰竭。根據國外與台大的資料顯示,約有2~3成的法洛氏四重症的病人術後追蹤時需要置換肺動脈瓣膜。

傳統治療方式以外科開心手術置換肺動脈瓣膜;但有些病患過去已接受過2、3次開心手術,再一次打開心臟進行換置瓣膜手術除了風險較大,更可能會造成諸多不便與痛楚。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團隊2015年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透過心導管手術植入人工肺動脈瓣膜,可降低病人再度開刀的風險。

王主科說,該治療在全身麻醉下經由心導管植入肺動脈瓣,手術約2個小時。在成功置放瓣膜後,肺動脈瓣嚴重逆流的情形當場完全消失,病人傍晚就可以下床走路。

這種免開刀的肺動脈瓣膜置換過去並沒有健保給付,約需自費百萬元。健保署去年12月1日核准2款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的健保給付,可嘉惠更多有此需求、但由於經濟因素還在觀望的先天性心臟病患。

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說明,該療法免開刀,術後只需住院4天、恢復期短。   (記者陳柏翰攝)
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說明,該療法免開刀,術後只需住院4天、恢復期短。   (記者陳柏翰攝)

王主科呼籲,先天性心臟病患術後仍存有肺動脈狹窄或逆流風險,在兒童時期接受手術矯正後,一定要記得保持定期追蹤。部分病人右心室的功能經過數十年承受肺動脈瓣膜功能異常後,會逐漸浮現心臟功能減退的情形,透過詳細的影像與運動功能評估,適時的接受再介入治療,可讓心臟功能有最完整的恢復。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