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塭仔的虱目魚!現撈仔!三尾100元!」大約是民國70年代,每到夏末秋初,待在臺南家鄉村落裡,沒上學的日子,這叫賣聲大老遠就能傳進耳裡。
臺南沿海傳統養殖虱目魚捕撈是漁村一片風景。圖:伊倪思提供
若是魚獲量不多,魚販只要停靠在廟口或大榕樹下,很快就能賣完。若是數量特別多,魚販就花一、兩個銅板價錢支付廣播費,借用里長伯辦公室的擴音器向全聚落放送消息。我的老家院埕前是村落池塘,四周住戶密集,小販沿著村落兜售,最後總不會錯過老家院埕。一聽到播音,婆婆媽媽們便迅速聚攏。明明是現撈,特別新鮮,大夥兒仍得挑三撿四,絲毫不能吃虧。
論斤計兩與閒話家常之間,魚販一手捧著魚,一手涮涮涮俐落地代客刨鱗,銀花花的鱗片濺得眼前亮閃閃的。
鹹水塭仔是臺南沿海養殖特點,曾經是漁村世世代代賴以為生的產業。直到民國67年虱目魚人工繁殖成功,72年魚苗成功量產,虱目魚養殖規模快速成長,但也正值臺灣經濟起飛,人們消費習慣改變,虱目魚開始面臨滯銷危機。加上年輕人紛紛離鄉,不再以繼承家業為最高理想,傳統虱目魚養殖面臨複雜的改變。
現在看來,三尾100元多麼平價!然而,年少不識鮮魚滋味!那個年代,兒時曾一起在院埕裡踢銅罐、玩鬼抓人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們早在小學畢業之後,就離鄉到大城裡謀生,也逐漸改善了老家的生活。然而,老人家已習慣儉樸過日子,那傳統的產地直送虱目魚,通常直接進冷凍庫,等到過節拜拜時整尾炸了上供桌。祭拜之後,餐桌上便是奶奶燴的虱目魚五柳枝。
古早味魚頭是許多魚粥店的重要菜色。圖:伊倪思提供
虱目魚多刺,兒少時最樂的也許是能吃到魚臉皮和眼珠子吧!再有就是大鍋炒的手工魚酥。鄰家伯母從嘉義漁村嫁到本地,也帶來了炒虱目魚酥的好本事。她偶爾返鄉總是帶回來一大袋虱目魚,接下來就在奶奶的老灶上炒魚酥。不知過了多久,沒挑盡的小刺也炒酥脆了,兩家的小孩便能加入試味道的行列。伯母以鍋鏟一鏟一鏟地將魚酥擱在所有孩子的掌心上,小小手心小心翼翼 地將魚酥倒入口中,滿嘴熱呼呼的,香!越嚼越嚼!
產銷失衡的產業危機在漁村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民國80年間,旅外讀書再返回家鄉從事文字工作時,漁村正迎來轉型浪潮,「無刺虱目魚」料理店從沿海的七股等地海產店打響名號,一魚多吃成了海濱飲食風尚,無刺魚肚更改變了消費者對虱目魚多刺的印象,魚肚粥在城裡或鄉間儼然臺南美食密碼。
虱目魚全魚都是美味,魚皮湯經濟又清爽。圖:伊倪思提供
業者憑著一把小尖刀和俐落除刺功夫,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開懷。沿海鹹水養殖虱目魚的獨特風味與口感,加上無刺處理與創意料理,緊緊抓住了消費者的味蕾。虱目魚料理從魚肚、魚皮、魚腸,甚至魚臉皮、魚眼珠透過煎、煮、炸、蒸或滷都對味。在常見的連鎖店裡通常以魚肚湯、魚皮湯、魚皮羹、煎魚肚為主,再來碗蒜頭飯就是最道地的家常菜。虱目魚料理也逐漸在市井之間呈現精緻風格。
作者:伊倪思
文字工作者,家鄉臺南,曾任職媒體,長年從事自由寫作與寫作教學,特別熱愛美食與人文小旅行。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