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來自井深之處的恩賜:從鹽業歷史博物館和燊海井看自貢鹽業的發展

旅讀

更新於 2024年08月08日10:59 • 發布於 2024年08月07日16:00
來自井深之處的恩賜:從鹽業歷史博物館和燊海井看自貢鹽業的發展

莎士比亞的劇作《李爾王》中有一句經典台詞:「我愛您就像愛鹽一樣,不多不少。」看似簡單的陳述,卻一舉敘明了鹽的獨特地位與重要價值。

鹽作為人類社會運用最廣泛的調味品之一,其開採、製作向來與民生經濟相勾連,事實上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在任職蜀郡郡守期間,便設法動工開採潛在的鹵水礦、提取鹽貨,被後世譽為開鑿鹽井的鼻祖;而四川境內的自貢同樣得地利之便,自東漢以降便已初發軔,及至清末更躍居巴蜀井鹽業的重鎮,並由是榮膺「千年鹽都」的美名。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口深度逾千公尺的礦井──燊海井,就坐落於自貢市大安區阮家壩山下,並且自清道光十五年鑿成以來,燊海井迄今猶仍保持運作,其組成包括碓房、大車房、灶房和櫃房等空間規劃,天車與地輪相搭配、鹽工亦各司其職──透過人力與設施的交互為用,不僅傳承這項古老的產業技藝,也復現了千百年來採滷製鹽的真實場景。

鹽業歷史博物館的美麗與哀愁

木雕石刻,迴廊列柱,大戲臺之上簷角嵯峨如鳥翼開展……位於自貢市區內,在成為「鹽業歷史博物館」之前,這偌大的建築群落原為陝西鹽商共同出資修造的同鄉會館,時或稱秦西會館,又因供奉關公而稱關公廟;採取傳統榫鉚結構打造的建物主體不唯體現了匠人精湛的工法,也為自貢鹽業曾經的興盛繁榮留下美好的見證。

作為全中國唯一一座演述鹽業歷史流變的博物館,館區內除卻展列圍繞鹽業而生的史料典籍,更透過實物和並茂的圖文翔實呈現出鑿井、汲鹵、輸鹵乃至於曬鹽、煎鹽的步驟流程;除此之外,博物館亦廣泛搜羅歷代挖取井鹽所使用的各項器物,從蒲扇銼到翻天雲撈砂筒,從袖籠手鏟到空心滾龍鎳子,一字排開的工具令來人不住摩挲一段充滿汗水和鹹味的開鑿記憶,儘管成事艱辛,卻又如同湯裏的鹽一般充滿深刻的滋味。

燊海井

地址_四川自貢市大安區大安街289號

電話_+86-(0)813-5106-214

延伸閱讀: 入住中式古宅渡金秋—探尋秋日清幽「縵」時光

加入旅讀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