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以人名取路名?台中曾提"勇緯路" 台灣最多是"這個"路名

2 觀看次數

生活中心/楊思敏、戴亞倫 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要以麟洋配命名道路,之前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提過,柔道選手楊勇緯的"勇緯路",最後被當事人婉拒。說到馬路以人的名字來取,台灣最多的就是蔣中正的中正路,以及國父孫中山的中山路,幾乎各縣市都有當時威權統治下的歷史痕跡。 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3年前東京奧運奪下銀牌,去年亞運再拿金牌後,當時台中市政府曾經兩次討論,要把他后里老家外的新建道路,命名為"勇緯路"。 台中市長盧秀燕(2021.7.25):「有人提到說是不是這條路,要以楊勇緯命名,蠻不錯的建議。」 柔道國手楊勇緯(2023.9.30):「我覺得路是大家的,所以我覺得,我自己個人是比較低調,我覺得就不用沒關係,我只是一個運動選手,我覺得我沒有需求,所以我覺得沒關係。」 只不過楊勇緯婉拒台中市府,畢竟自己的名字變成路名,感覺怪怪的。但其實,台灣有不少路都是取自人名。 逸仙路則是與國父孫中山有關。(圖/民視新聞) 最有名的就是中正路和中山路,幾乎每個縣市都有,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許多道路改名,就以蔣中正和孫中山為名,台北國父紀念館落成後,新建的逸仙路也是。 民眾:「一定跟那個國父有關係吧,旁邊就是國館啊。」 民眾:「(猜一下好像有人的名字),孫中山喔是嗎他家的北邊,我們不太會去記路名,更不會去了解,這個路名由來有點脫節現在。」 威權統治背景下,習慣以元首來取路名,但多年來,社會陸續出現去除威權路名的聲音,最有名的案例就是1996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將紀念蔣中正60大壽的"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 台北國父紀念館落成後,新建的道路就以孫中山來命名。(圖/民視新聞) 在台香港人:「找一些我們跟,現在台灣議題有關的東西,叫南榕街那我會覺得更好,國黨的那個歷史元素在,但不只是只有政府那邊,還有那個時候反政府,一些推動台灣民主進步的。」 台南新芽協會秘書長蘇淋齊:「(若政治受難者)門牌就是,可能就是把我阿公槍殺的,寫判決書就批紅筆嘛,寫應即槍決可以的那個蔣中正,結果我就住在上面,所以那個痛苦是持續存在的。」 促轉會曾針對中正路改名做過調查,反對的民眾認為,改名要花錢,也擔心自己原本位在知名道路上的房子,價格下跌。如何在保留民眾習慣和轉型正義之間找到平衡,成為討論議題。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民視新聞影音

更新於 08月17日10:43 • 發布於 08月17日09:43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

沒有留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