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2)年上刊的這篇〈「旅英 18 年,你的英文一定很好吧?」──回答前,請先聽聽我「從挫敗到頓悟」的英文學習之旅〉得到許多迴響。寫完文章之後,從讀者回應和自身見聞中得到一些體悟,覺得可以就這個主題再延伸補充,鼓勵有心學好英文的讀者。我相信只要想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遲;只要有效果,用什麼方式學習都可以。
在台灣,大家常常覺得英文能力是社經地位的象徵,某人「英文好」,可能表示此人聰明會讀書,學業表現優異;或者家庭經濟優渥,足以出國遊學或留學;又或者曾在外商公司工作,有幸派駐海外等等。如果有人缺乏學習條件與資源,卻在升學或檢定考中得高分,或是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就成了「勵志」故事的主角。
在我看來,諸如此類的報導,表面上是吹捧對方的努力與成就,實質上說的卻是這個人一點學好英文的條件都沒有,還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在逆天。我並不否認故事主角們的努力,但是這些文章很可能會反覆加深「英文(或其他外語)能力好,需要特定外在條件、必須勤學苦讀,或是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的刻板印象,其實對一般大眾的學習沒有太大幫助。
以下,和大家分享一個希望能打破這類刻板印象的故事:
希臘包車司機 vs. 英國名校博士,誰的英文更好?
去年疫情解封後,我們一家到希臘旅遊。飛機抵達雅典已經是深夜,預約的司機在機場舉牌接人,從見到我們那一刻就開始熱情地用英文打招呼。他一路用流利的英文和我們閒聊,聊疫情對希臘政經與旅遊產業的衝擊、介紹雅典與周遭城市的景點與美食,聽說女兒喜歡希臘神話,馬上開玩笑道:「那妳應該來我家看我丈母娘,她比美杜莎還可怕。」他的英文帶著濃烈的希臘口音,但是親切幽默的口吻讓我們哈哈大笑,忘記了旅途的疲憊。
能用英文聊這麼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好奇地問他是不是住過英語系國家。司機先生笑著說沒有,他做這一行幾十年,英文都是在開車中和來自各國的遊客邊學邊練的,加上自己對異國文化和本國史地有興趣,平常都會閱讀相關知識,興趣工作相輔相成,鍛鍊了不錯的英文溝通能力。在這趟希臘行中,我們接觸到的旅遊餐飲業人員和當地人,都能用英文溝通,即使有些字彙和文法並不正確,但都能傳達大意。
我對希臘朋友稱讚他們的英語教育很成功,朋友卻苦笑著說並不完全是教育,很多人說英文是生活所需,在一個觀光產業佔全國 GDP 25% 的國家,想賺外國遊客的錢就要會說英文,很多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學起來的。朋友曾在英國住了十幾年,在倫敦帝國學院拿到數學博士後回雅典,目前在銀行任職,但是她自謙多年沒有常說英文,覺得自己英文不如以往,送小孩去上英文課時,也不太好意思和英文老師聊天。「我覺得計程車司機的英文應該比我好!」她自嘲。
這當然只是玩笑話。語言是溝通的工具,用單純的分數或學歷比較好壞沒有什麼意義,倫敦帝國學院程度的英文和計程車駕駛座練出來的英文,領域與專業上確有不同,但是目的都在對話與交流,只要能達到目的,前者和後者的價值其實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能流利地聽說一個語言並不表示有相等的讀寫程度(比如很多在英國土生土長完成大學教育的人,英文的拼寫與文法之差,讓我覺得我當年背單字文法是背心酸的);同樣的,擁有高等學歷或海外文憑,可能有做學問寫報告的能力,但並不必然代表外語流暢對答無礙。
學外語沒有捷徑,從基本功做起
學習外語時,聽說讀寫的程度有差異是正常的,有人天生語感好,有人靠讀寫強化理解,大家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如果沒辦法聽說讀寫四項兼顧,可以從最想要或需要的部分培養起,而這些能力的累積沒有秘訣,都是從最基本的做起:
想增進口語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英文聊天,對方不一定要是英文母語人士,也不需要口音「純正」(就連英文母語人士,口音都有百百種,像《唐頓莊園》那樣字正腔圓咬文嚼字的英國人平常也很難遇到),只要能對話就是很好的練習。有些人對說英文很恐懼,怕犯錯讓對方見笑,也怕程度不佳難以理解對方或被對方理解,因此對自己和他人的口音很介意。但是我覺得凡事「先求有再求好」──把開口的勇氣練出來,把犯錯的臉皮磨到厚,敢說以後,就會發現口音是其次。
事實上每個外國口音都有其可愛之處,比如法國人不發字頭的 H 和字尾,Havard(哈佛)大學聽起來是「Ah-Var」,波蘭人常把 August(八月)唸做「歐古斯特」,我第一次聽到時非常疑惑,不知道前者是哪所大學,又以為後者是人名,雞同鴨講半天才搞清楚。後來我明白因為口音聽不懂某些字是正常的,如果不能以上下文判斷,有禮貌地請對方說明關鍵字,慢慢就能掌握不同的發音。
如果生活中沒有練習英語的對象,看電影和影集時搭配字幕把台詞念出來,重複劇中對白也是不錯的方式。除此之外,我觀察到很多台灣人不是英文不好,而是除了基本對話外,字彙與知識不夠廣泛,很多時候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不知道該怎麼用英文說。這可以從聽英文 Podcast(找自己有興趣的題材,不用特別聽「英文教學」),在家時把 CNN 或 BBC 新聞當背景音開始,累積語感,也對特定領域或時事新聞有所涉獵,就算開口時仍然不夠流利,至少不會跟不上話題,或是陷入無話可說的窘境。
想增進讀寫能力,除了廣泛閱讀和大量書寫別無他法,有輸入才能輸出,是不變的基本原則。許多英文寫作班的廣告主打從文法教起,學習句子和段落結構,提升英文程度和寫作能力等等,我想這樣的方法或許能夠達到某個目的(通常是考試),但是有多少人會在其中得到樂趣,並且在目標完成後持續學習?
利用興趣拓寬知識廣度,一石二鳥
我和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樣,為了升學而不得不學英文,上課不是背單字文法就是考試,當時的我看不出學英文有什麼意義,只覺得學得很痛苦也很畏懼。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學英文應付考試的壓力解除了(因為改學更難的法文,所以反過來覺得英文很可愛),有更多時間發展對電影與文學的興趣,求知若渴的情況下,我開始用英文找資料,閱讀英文雜誌、網頁與部落格,甚至是上網問問題、和國外網友討論電影情節和明星動態,不知不覺中培養出英文閱讀與書寫的習慣。
同時因為想看的小說沒有中文版,我嘗試讀原文,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難(當然有些字需要查字典,有些句子想一下才能意會,讀起來速度比較慢,但是對故事的感受並不因此打折),讀英文小說也就變成了興趣之一,這樣毫無系統、天馬行空的閱讀,沒有「學英文」的負擔,卻在無形中給了我很多養分。
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閱讀量和流暢度一定是成正比:讀得越多,字彙越多,對文意的理解越好,需要陳述或表達時,越能使用正確的文字。如果讀長篇文章不容易,可以從新聞、說明書、社群 po 文等等較短較簡單的內容看起,結合個人興趣,比如影劇、旅遊、體育、精品,累積閱讀能力與習慣,之後就會容易許多,而且增加知識,一舉兩得。
別再把「英文不好」當成擋箭牌
旅外臺灣人的社團裡,常看到這樣開頭的貼文:「我即將/剛剛搬到X國,因為英文不好,所以想找台灣朋友請教以下事項⋯⋯」。說自己「英文不好」,或許是文化中的自謙使然,但是很多時候,這些資訊只要幾個關鍵字,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包括正確的官方)資料,但是發文者沒有嘗試的意願,又或者看到英文就望之卻步,只想取得中文懶人包,於是「英文不好」這 4 個字變成了「擋箭牌」,也阻擋了自己的進步。
同樣的,也常聽到有人說「我還在學英文,等學好了我就要出國旅遊/唸書/去外商公司/交外國朋友⋯⋯」。可是「學好了的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呢?難道是一直學一直學,那一天就會奇蹟式的到來嗎?身為非英文母語人士的我們,無論學了多久,文法不會毫無瑕疵,口音可能很難道地,「學好」這樣的完成式,是個太過遠大的理想。把英文能力當作預設的門檻,遲疑著不跨出去,這一天永遠不會來。不如把「學英文」和這些想做的事,當作齊頭並進的進行式,會是比較實際可行的目標。
學語言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沒有神奇快速的捷徑,有的話應該也只能拿來應付考試,很難走得長遠。坊間有很多英文參考書,也有不少教人學英文的書籍,前者針對特定考試整理歸納有其必要,後者對於「如何(輕鬆)學」當然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這些工具書都不是靈丹妙藥,不是讀完就能立即見效。培養英文能力沒有捷徑,只有找動機、花時間與多使用,才能讓語言為自己服務。
即使住在英國近 20 年,我還是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學英文。我的英文永遠不會完美,也永遠學不完,但是它開啟了語感與文字的另一個層次,豐富了生活的許多面向,對我而言,學習外語真正的價值莫若如此。
【延伸閱讀】
●多益考一次就滿分,但真正來到美國工作後,我卻覺得自己的英文「爛到不行」
●「台灣特有,保證讓你學不會」的英語學習法?想成為雙語國家,先從觀念改變起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1
貓貓
我知道沒有完美的英文,還知道英文很蔡
2023年06月30日09:4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