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出免疫力越高越好? 營養師:免疫力失衡反而更傷身

NOW健康

更新於 2022年02月22日08:26 • 發布於 2022年02月22日08:00 • 葉立斌 報導
▲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必要營養素,提升自身免疫力,是最簡便、安全且有效的。(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必要營養素,提升自身免疫力,是最簡便、安全且有效的。(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防疫大作戰》的強力播送,以及每天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多次提醒,大家都知道施打疫苗可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率,以及防範重症。但是我們要防範的,不只是新冠病毒。我們也需要防流感、防身旁大大小小的細菌,在疫情期間,不少人蔘、靈芝打出「加強免疫力」為號召,不少民眾希望能增強免疫力,這類補品的消費略有增加。不過免疫力大家都聽過,卻沒人有把握能夠加強免疫力。睡眠充足、運動或許大家都能做到,但要如何從飲食中達到增加免疫力的效果?

免疫力高一定好? 營養師:可能引發嚴重過敏

營養師劉學民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蹺蹺板,如果免疫力低,當然會容易受病毒感染,小病不斷,感冒不容易痊癒;但很多人以為食用人蔘、靈芝或是多醣體等補品,能提高免疫力,食用過多補品的結果,可能使免疫力失衡,造成嚴重過敏或影響自體免疫。因此免疫力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免疫力保持平衡才是關鍵。人體的免疫系統需有多樣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參與運作,包含維生素D與C及礦物質(鋅、硒、鐵等),這些都能從日常飲食中的原型食物攝取,因此「飲食均衡」才是首務。

熟記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 跟著這樣吃最好

但對民眾來說,「均衡」這兩個字實在很空泛,有沒有具體的建議呢?過去國健署發表的飲食指南有太過模糊的問題。劉學民表示,早期是1張扇形圖,雖然有標示出每日建議食用份量,例如水果2至4份,「但到底要吃2份還是4份呢?1份又是多大盤呢?食量比較大的人,1份能是1個碗公嗎?」目前推廣的「我的餐盤:6句口訣」則解決這個問題。

衛福部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建議,並提供民眾口訣:「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劉學民認為已清楚表達均衡飲食與食物份量的概念,非常適合讓民眾以此為準則來實踐健康飲食。

我的餐盤中也實際定義出份量,例如「每餐水果拳頭大」、「豆魚蛋肉1掌心」就是用自己的手定義出適當的份量。另外堅果種子則是建議每餐建議1茶匙,劉學民解釋,1茶匙為5公克,1日總量為15公克(1湯匙),而民眾就能以常見的免洗湯匙為基準,1個免洗湯匙即為1湯匙的量。

提升免疫力迷思多 聽聽專家怎麼說 

另外,針對免疫力議題,許多民眾也有迷思,例如長輩很愛燉煮雞湯補身體,劉學民說,若要實際幫助恢復免疫力與體力,不能只喝湯,還必須要同時攝取雞肉等優質蛋白質,才能攝取到完整蛋白質與營養成分。

談到保健食品,「益生菌」是近10年熱烈討論的議題,益生菌主要發揮效用的地方在於腸胃道,且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不僅影響免疫,也會影響大腦、心血管健康等。因此如能正確與規律攝取益生菌,確實有幫助免疫力的功效。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下探 三高患者慎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國人罹患肝癌主因除B、C型肝炎 另有2成與脂肪肝有關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