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雪山西稜

健行筆記

發布於 2021年05月23日01:21 • 九層塔

在雪山之巔,往西南方向遠望,山巒伏列,岳脈曲迴,一路次第向西而去,盡於視界。這是雪山地壘最長的高山稜脈,山友們習稱雪山西稜!也是雪霸公園高山旅程中,迄今尚未拜訪過的路線。

今年遇上大旱,水氣不足,高山也不存雪,省了雪季裝備,卻添了負水之累!擔心翠池乾涸,在黑森林取了4公升的水,讓圈谷的陡坡變得更加磨人。

翠池隱落於雪山西壁下的圓柏森林,谷地集涓避陽,是翠池谷地重要的水源。今日抵達時,還剩一泓小水漥,水裡小蟲爬游,與山友共享這一小塘淺清。其他兩處姊妹池,上、下翠池皆已徹底乾涸,僅餘枯石涸土!

傍晚時分,陽光仰映北稜角西壁,隨著夕日愈沉,石壁變得越來越紅。對比陰影下的谷地森林,整片岩石巨牆落日鎔金,丹壁欲燃,這是翠池谷地最令人陶醉的暮景,足堪與谷地裡的千年圓柏純林比美。

9000f334269482a5972dff53db248798.jpg
9000f334269482a5972dff53db248798.jpg

 夕陽下丹壁欲燃的北稜角西壁

與雪山主稜上多為岩壁石稜的地景不同,雪山西稜的路徑有茂密的森林與箭竹植被,山徑多沿藉著昔日林業的勘察道,路況好如如木馬道,路程雖遠卻不難走。

沿途不斷侵擾的挑戰,是高聳綿密的箭竹林與橫躺阻路的倒木!虧得乾旱,否則鑽進厚密的箭竹林,應該會刷得一身濕;倒是斜陳的倒木,讓人得不停地費力跨爬或跪行。

弓水山前,山徑通過數段石流坡,大塊楔裂的四稜砂岩,自高處鋪流而下,宛如石瀑,這也是雪山地壘常見的景觀。原住民的先民,似乎也利用這些規矩的幾何石塊,在火石山下,砌石堆坎,豎石如碑。幾處模糊的遺跡,不知是石居遺址還是安厝祖靈之地?

ec7642cdecdc6fa4ef2f6db493a1fa1a.jpg
ec7642cdecdc6fa4ef2f6db493a1fa1a.jpg

石流坡是雪霸高山常見的地景

山如其名的火石山,山頭是塊巨石,岩石黑赭相伴,往西北方向突出於大雪山稜脈。山腰的火石山營地,傍著溪溝,夾擠在石瀑與箭竹之間,今天雖不在此紮營,卻得從附近溪溝的水源,背上兩天的飲水。

重裝負水,步伐變得沉重,尤其自大南山西鞍營地爬上弓水營地,烈陽下蝸爬,讓人悟透無水之苦。令人欣慰的是,這段汗水之路,上天不隱大美,放眼就是壯闊山景!

環目四方,雪山諸稜上的名峰勝岳,多收眼簾。北方懸天橫掛的是聖稜線;山基龐偉的大劍山頂著圈谷,鎮座東方;南方金字塔山形的佳陽山與稜線尾巴的小劍山,是目前為止,心理暫時不興再訪之念的修煉路線!

60fa0e24d96506d8a3b6f687a0e7775d.jpg
60fa0e24d96506d8a3b6f687a0e7775d.jpg

雪山與頂著圈谷的大劍山

頭鷹山至大雪山之間,路徑走在漂亮的箭竹草原,山勢伏緩,視野天寬地闊。走入這片箭竹草原,頗能滿足對唐詩裡塞外風情的想像,昨日因摸黑而錯過的博克爾草原,在此得到了補償!

大清早,天空的星光與陽光還在交接,經過一夜的寒凍,天地寒峭,空氣裡僅存的一點水氣,全化結成箭竹葉上的白霜,縱目望去,猶如糖霜飛灑。

頭鷹山、奇峻山、大雪山北峰、大雪山、匹匹達山等,一連串峰巒散座在這段美麗的山線,旅行走訪,來不及記住眾峰的山字岳號,腦中印著的影像,盡是四方清麗的峻嶺,還有眼前峰巒襲披的柔美黃毯。

9e695a4da889e1a0ffba59e6dc31e58d.jpg
9e695a4da889e1a0ffba59e6dc31e58d.jpg

大雪山廣袤的草原景觀

大雪山北峰的北壁,因溪流侵蝕形成的大崩壁,刷露出山體陽剛的岩肌。崩塌使得臨崖的山徑一再向南退縮,甚至部分山徑下的土基也遭淘空。行走其上,臨淵履冰的壓力,身體重心不自覺往箭竹坡偏移。 這片如遭巨靈狠噬一口的斷崖,與南坡柔美的草原並陳,野獸與美女的對比,呈現非常衝突的視覺。

4bb7ab02dba0d4f1e7d6e00ae71a31d4.jpg
4bb7ab02dba0d4f1e7d6e00ae71a31d4.jpg

大雪山北峰溪流向源侵蝕形成的崩壁

安排四天的壓縮行程,特意第二日起早摸黑,趕晚紮營。一路偷攢時間,終於在第三日下午,提早一日拜訪中雪山。如此,最後一日僅剩26公里的林道,感覺輕鬆了許多!

中雪山是座滋味豐富的山岳,有高聳的柏檜、清爽的森林、攔路的倒木、巨石與高密的箭竹林,還有令人點滴心頭的極陡坡!

中雪山也是山岳前輩林文安先生留魂之處,離中雪山十五分鐘的巨石山頭,有前輩的紀念碑。對著紀念碑,深深一鞠躬,當下萬念無語,只有感謝前輩篳路藍縷,打開台灣山岳的寶庫,讓我有幸循著前輩的足跡,同享台灣山林的美麗。

53ff0eae308b9064767f91e932315fa9.jpg
53ff0eae308b9064767f91e932315fa9.jpg

寒夜把水氣全凍結成霜 

最後一宿,紮營在230林道26K的中雪山登山口,今逢旱年,營地前後二、三公里苦無水源,多奔波了一趟大雪山登山口取水。

相較其他林道,230林道闢建的規模,堪稱高速公路級別!路幅寬敞平緩,起伏不大,海拔一直維持在2500 米上下,蜿蜒於雪山西稜北麓山腰,一路挺進至火石山下。

如此級別的林道,當年砍伐林木的速度與殺傷力,可想而知。921地震後,途中多處路段崩塌,使林道失去了行車功能。森林與芒草植被,漸漸合圍林道,絡繹不絕的登山客,在高密的芒草中維持著小徑路跡。

林道依著山脈迂迴,突岬縮谷。循道前行,遠山交疊,不見盡頭。沿途林鳥啁啾蠻蠻,鳥語喧闐,心裡羨慕的,卻是牠們那對御風的翅膀!高山杜鵑驚豔式地快閃,讓似乎漫長無盡的林道,添了醒神療癒的鼓勵。

車輛進不了林道,少了便利,也似乎少了人氣;不過山林默默自癒,險路與距離的阻隔,正慢慢招回山林原有的熱鬧!

84dd9d8873bd0b52d2fa8f73512c55f2.jpg
84dd9d8873bd0b52d2fa8f73512c55f2.jpg

@頭鷹山下@@年湮世遠@,臥看春秋(color:rgb(41,105,176);)(color:rgb(41,105,176);)(color:rgb(41,105,176);)的石犬@(color:rgb(41,105,176);)的石犬(color:rgb(41,105,176);)的石犬@(color:rgb(41,105,176);)

20210318 晴

0510 雪山登山口 2152

0540 觀景平台 2359

0605-16 七卡山莊 2K 2501

0740-55 哭坡觀景台 4K 3004

0840-0900 雪山東峯 3201

0940-1026 三六九山莊 7.1K 3145

1130-49 8.5K 水源 3357

1300-17 圈谷 9.8K 3584

1435-1500 雪山主峰 10.9 K 3886

1511 鞍部翠池叉路口 3798

1550 翠池山屋(宿) 3520

 

20210318 晴

0400 翠池山屋 3520

0438 下翠池 3352

0651 火石山下營地 3038

0740 火石山 3310

0830 火石山下營地 3034

0845 溪溝下切取水 2965

0920 火石山下營地 303

1309 大南山西鞍營地 3087

1405 弓水池營地 3236

1610 頭鷹山東營地 33340

 

20210320 晴

0515 頭鷹山東營地 3340

0548 頭鷹山 3510

0639 奇峻山 3519

0700 奇峻山下營地 3408

0815 大雪山北峰 3437

0916 大雪山叉路口 3507

0918 大雪山 3530

0934 大雪山叉路口 3507

0949 匹匹達東鞍營地 3412

0955 匹匹達山 3425

1030 230林道標牌 3214

1105 鞍部三叉路口 2987

1229 大雪山登山口 2465

1250 28.5K西勢山林道 (230林道) 2401

1347 26K中雪山登山口 2442

1420 28.5K取水 2401

1509 26K中雪山登山口 2442

1709 中雪山 3173

1725 林文安紀念碑 3131

1741 中雪山 3173

1836 26K中雪山登山口營地 2442

   

20210321 晴

0547 26K中雪山登山口營地 2442

0625 24K活水 2463

0756 18K道班房廢墟 2463

0810 16.5K崩地水源 2452

0926 崩壩 2481

1040 9K高繞起點 2363

1052 高繞頂 2430

1104 230林道 2389

1300 0K小雪山森林遊樂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