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畫素來到 6,100 萬的 Sony A7R IV 無疑是全片幅相機中的高畫素之王,上周在台開賣的同時小編也分享了一篇「捨我其誰!Sony A7R IV 全幅高畫素王者動手玩!」,帶大家快速掌握 A7R IV 的主要功能及特色,但因為上一篇的篇幅有限,所以本篇將為各位帶來更多高畫素與像素偏移合併上的應用,棚拍時 PC 遙控的經驗分享,以及人像、靜物、風景、生態及室內空間的實戰表現。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61MP & 240MP)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這功能多數相機玩家的印象可能會停留在 Olympus 或 Pentax 的可換鏡相機上,但其實 2017 年的 A7R III 身上即具備此項技術,其透過機身五軸防手震的技術,以 1 位元或半位元為單位進行感光元件位移。
一般的數位照片,每個像素只代表一個顏色:「紅、綠、藍」,其它像素則是用補差方式來表現其它兩種原色,「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在執行「拍攝 4 次」時則是可以合成四張像素移位影像,讓 6,100 萬有效像素同時重現 RGB,無須透過補差方式填補缺少的原色,官方表示這技術可讓影像細節更豐富且能還原更真實的色彩。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在執行「拍攝 16 次」後,可得到約 963.2MP 的原始資料,最後同樣必須透過官方軟體 Image Edge 合成為一張約 240.8MP 的高畫素影像。不論是「拍攝 4 次」或「拍攝 16 次」均是以電子快門進行作業,且強制儲存 RAW 檔,閃燈高速同步最快僅 1/8s,拍攝期間每次快門的間隔時間有「最短、1秒~30秒」之間可以自訂,我想目的是讓閃燈有更充裕的回電時間。接著先讓各位看看「像素偏移多重拍攝」連拍 16 張再合併後的 240.8MP 成果。
///// 像素偏移合併「240MP」///// A組 /////
▲像素偏移合併「240MP」/ ILCE-7RM4 49mm ISO100 f/5.6 1/8s(Size:244MB)
為了拍攝上面這張照片,我去了趟迪化街乾貨行挑了一些水果乾及中藥材,接著再去器皿賣場選了幾件餐具,回到公司後開始準備道具的陳設,之前沒有類似的陳設經驗所以一開始在選底色時也花了不少時間,選定構圖後再來開始架燈、試光總算可以進行拍攝。
這裡要提醒各位若有類似的拍攝需求,腳架或 K 架的錢千萬不能省,因為 61MP 在看原圖時有一絲絲的搖晃或震動都會被看得一清二楚,更何況是像素偏移合併後的 240MP?!同時我也會建議用快門線、遙控器或是 APP 來按快門,減少任何可能出現的微震情況。從前置作業到拍攝完成及撤收大概花了 2 個多小時,以上縮時影片是以間隔 5 秒拍攝,每秒 120 張播放的結果。
若剛剛各位有點開 240MP 的原圖來看,那麼可以再花點時間檢視以下四張 61MP 的照片,這全都是用 240MP 裁切而來的影像,雖然我已經盡可能將人為影響因素降到最低,但 100% 檢視時在影像邊緣處還是會有模糊感出現,可能是光圈不夠小使得景深不足,也有可能是 Image Edge 在合併上出了什麼狀況,但只能說如果要達到整張照片 100% 檢視都完全清晰零瑕疵的話,確實是項艱鉅的挑戰!
///// 像素偏移合併「240MP」///// B組 /////
為了想驗證像素偏移合併「240MP」的實用性究竟高不高,小編再提供幾組範例給各位參考,拍攝時我已盡可能的將人為影響因素降到最低,因為是 16 張影像合併疊圖的緣故,建築後方的樹木在自然風的干擾下一定會有晃動的情形,因此這 16 張照片的樹葉枝幹不可能固定在同一位置上導致疊圖時會有殘影出現,而這次我直接裁切 720x720 的尺寸給大家看,而 240MP 的原圖能有這樣的表現我覺得已經足以應付數位典藏用途,例如珍貴的繪畫、書法、陶瓷、圖書或銅玉器,都能透過像素偏移合併「240MP」加以拍攝記錄,以單機身的售價不到 10 萬元,市面上應該找不到性價比比 A7R IV 更好的選擇了!
▲像素偏移合併「240MP」/ ILCE-7RM4 33mm ISO100 f/10.0 1/40s(Size:299MB)
///// 像素偏移合併「61MP」/////
前面曾提過像素偏移合併「61MP」是透過「拍攝 4 次」再以 Image Edge 合併的結果,目的是讓每個畫素均具備完整的 RGB 原色,不僅能得到更真實的色彩表現,細節保留也更加豐富。像素偏移合併「61MP」因為是「拍攝 4 次」拍攝過程外在或人為因素的干擾也比較小,加上畫素不變的情況下,就算是檢視原圖也不容易出現疊圖可能產生的殘影。
因為陽明山真的拍很膩…山景的變化又不多,前天趁著風和日麗之時趕緊去了趟茶壺山,這裡的山陵線跟地貌真的很美,背景就是陰陽海更是加分!在這裡我同時有拍攝像素偏移合併「61MP」與像素偏移合併「240MP」,但因為自然風的影響「240MP」的參考價值不大,以下可以先看看「單張拍攝」與像素偏移合併「61MP」的縮圖,拍攝參數為 24mm ISO160 f/7.1 1/500s,點擊縮圖可檢視原始大圖。
以下是我將兩張圖分別進行 720x720 裁切的成果,首先 A 組可以留意涼亭屋瓦的細節,以及海面與山坡的色彩表現,像素偏移合併的細節確實有稍微多一點,而且整體色彩的彩度也略有提升;B 組我刻意裁切細節較多的角礫岩,而金瓜石的角礫岩因為因為含礦量高,所以岩石表面會有自然風化的黃褐色,不過仔細比較會發現單張拍攝的岩石表面細節不如「像素偏移合併」,而且岩石表層的顏色也略有不同,像素偏移合併比較接近在現場肉眼所見。
▌縮光圈對 61MP 全片幅相機有影響嗎?
前一篇文章中有不少網友一直針對 當 A7R IV 將光圈縮到 f/11,畫質是否就會開始下降!?這個議題開始論述,小編必須承認自己是這類光學知識的門外漢,但要知道結果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拍給各位看就有答案啦!當下我使用的鏡頭是 SEL2470GM,上腳架拍靜物從 f/5.6~f/22 共 5 級光圈我全部拍一遍,接著再裁切 720 x 720 給大家解答。
從實拍的結果來看,61MP 的 A7R IV 並沒有像傳言所說的,光圈 f/11 開始畫質就有明顯衰退,反倒是 f/11 的解像力跟 f/8 幾乎平起平坐,不論是影像中央或邊緣皆是如此,此外跟過去的鏡頭測試一樣,大多是從 f/16 才看得出來中央及邊緣畫質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所以請放心用 f/11 作業吧!
▌FF vs. APS-C 兩種片幅在拍照及錄影下的表現
上一篇動手玩小編也曾分享過 A7R IV 在 APS-C 模式下的優勢,但應用面應該可以更廣,最常見的就是讓鏡頭的等效焦長延伸 1.5 倍,以下圖為例小編搭配的鏡頭是 SEL100400GM,立馬讓 400mm 延伸為 600mm,不過畫素會降至 26MP,其實這跟你用全畫素拍攝再以軟體進行裁切的結果一樣,如果是在外頭有立即交件的需求,用 APS-C(Super 35mm)片幅作業倒是無妨,但如果有後製的需求,我還是建議用全畫素拍攝,因為事後用 LR 這類的軟體裁切,自由度更高也無須侷限在 26MP。
【FF / 61MP】400mm ISO400 f/5.6 1/25s
【APS-C / 26MP】600mm ISO400 f/5.6 1/25s
一般來說相機選單中的「APS-C/Super 35mm」的預設選項為「自動」,這在拍照時若是接上 APS-C 鏡頭才會自動乘上 1.5x,但 A7R IV 接上 FE 鏡頭時在錄影模式下卻會自動啟用 Super 35mm 格式,小編也是無意間才發現,想說我明明是用 SEL1635GM 的 16mm 錄影怎麼會那麼窄,原來是偷偷被乘上 1.5 倍變成 24mm;雖然 A7R IV 在 Super 35mm 格式下錄製 4K 影片的資料量是原本的 2.4 倍,但對業餘使用者來說無裁切的視角還是比較實用。
▲FF 一般格式▲Super 35mm 格式
▌人像拍攝的各種表現
///// Eye AF Tracking /////
▲光線充足 Eye AF Tracking▲微光下 Eye AF Tracking
自從 A6400 問世大家再次見證了 Sony 的黑科技,隨著新韌體的發佈 A9、A7R III 以及 A7 III 也同時具備最新的「Eye AF Tracking」能力,半按快門即可緊抓眼睛不放,而且連人像的側臉、後腦杓都能順利偵測,亦可指定對焦在左眼或右眼上。
A7R IV 的對焦系統又比前代更強悍,搭載 567 相位對焦點 + 425 對比式對焦點,雖然暗部對焦能力維持在 -3EV,不過在微光環境下依舊是遊刃有餘,右下這部影片就是當下的拍攝環境,可以看到現場環境光線不僅微弱且 MD 還處於逆光的狀態,就算是這樣對焦框還是一直鎖在臉部及眼睛。
///// Eye AF Tracking + 8fps連拍 /////
A7R IV 在 AF/AE 模式下的連拍性能理當是 10fps,不過必須在 8fps 模式下 Live View 顯示才不會有延遲發生,拍攝時因為是逆光場景加上棚燈補光,快門速度太高的話棚燈出力勢必得提升,這樣回電速度肯定會跟不上,所以我取一個折衷的拍攝參數:「44mm ISO1000 f/2.8 1/640s」,以下是 30 張的拍攝結果。
///// 自然光、棚燈、微光 /////
印象中上一篇動手玩有網友許願想要看不同光線下的人像表現,小編這在也盡力滿足大家的需求,囊括了自然光、棚燈及微光這幾種光線,而面對不同的環境膚質自然也略有不同,這天拍攝 MD 的風格設定全程我都是用「肖像」來完成,同時白平衡是設為 AWB,最後的成果我自己相當滿意,以下先提供少量的實拍範例給各位參考,同時附上 100% 裁切供細看,附註說明本篇實拍皆是機身直出 JPG。
▌ PC 遙控功能(Wi-Fi Direct / USB)操作感受
職業攝影師在棚內拍攝時為了讓客戶快速看片或是能立即校對細節,最常見的就是用有線方式與電腦連接,進行邊拍同步邊傳的作業模式,但為了不受到線材長度的箝制,過去像是 Canon 1D X 系列就曾推出 WFT-E8D WIFI 無線傳輸器,但要價約 150K 根本下不了手啊!
A7R IV 這次的 PC 遙控功能首次加入「無線」傳輸的選項,首先將 Image Edge 程式安裝到電腦或 NB,啟用 Remote 功能然後機身的 PC 遙控連接方法選擇「Wi-Fi Direct」,當電腦抓到 A7R IV 的訊號後就可完成配對並進行「點對點」的傳輸,不過在這種「Wi-Fi Direct」的模式下作業小編有遇到幾個問題。
首先是會造成機身操作及反應略微 lag,包括對焦點的選擇與 Eye AF tracking,另外 5G 傳輸 RAW+JPG 或 原始 JPG 的檔案還是太慢,畢竟單張RAW 就高達 120MB,全畫素 JPG 也是 35~50MB 不等 ,當你一次拍 3~5 張或連拍時就會有感,因為它是邊寫入機身邊傳到電腦,為了保險起見我是選擇機身與電腦同時儲存,所以延遲感更為嚴重,解決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傳到電腦的檔案選擇 2M 就好,或是儲存目的地指定電腦也是一個辦法。
要讓檔案傳輸速度夠快,同時又不會造成相機負載過重的話,誠心建議用 Type-C 連線拍攝會比較有效率,以上有我用 RAW+JPG、JPG(61MP )與 JPG(2M)的傳輸範例,但如果是職業需求的話,我還是會建議付費買一套 Capture One,穩定度各方面也是勝過 Image Edge。
▌商業拍攝(棚拍) - RADO 腕錶
因為手邊沒有背透機芯的機械錶,因此特別跟 Rado 商借這款 HyperChrome 皓星系列鏤空自動腕錶,一體成型的陶瓷錶殼加上鈦金屬底蓋,在重量方面相當輕盈;搭載 11 1/2 ETA C07.631自動機芯,動能儲存高達 80 小時。小編選擇這款錶看上的不僅是背透設計還有正面鏤空的造型,這使得我用 A7R IV 在捕捉其細節時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打光時也可以為機芯打邊緣光, 以下是我以 「A7R IV + SEL90M28G + 兩顆 Profoto D2 棚燈+ 四張 A4 紙作為柔光」的拍攝成果,皆接為機身直出 JPG,雖然我很想把錶身上的塵點跟傷痕修掉,但說好機身直出就是機身直出…以下同時附上 100% 裁切區域供快速檢視。
▌風景與生態的實戰 / 風格設定的建議
A7R IV 這次將畫素從前代的 4240 萬提升至 6100 萬,檔案量雖然瞬間暴增,但用在風景及生態拍攝上光是看那個細節真的很過癮,這次的主力鏡頭包括 SEL1635GM、SEL2470GM、SEL100400GM 多數時間都是這三顆 GM 鏡外加 SEL35F14Z 一起出動!小編背著它們走訪陽明山及茶壺山,而那幾天的空氣品質及能見度都很不錯,因此也拍到許多中意的照片,這此分享給大家。
從 A9 開始再來 A7R III、A7III 直到小編手上的 A7R IV,它們幾乎都採用同一套色彩調性,而這也讓小編開始摸索最適合自己且最萬用的「風格設定」,早期拍風景總會不加思索的直接設為「Vivid / 鮮明」,但因為對比過高且太豔麗,所以並不怎麼耐看,最後我是反璞歸真用標準去微調「對比度+1、飽和度+1、銳利度+2」,這是我目前覺得最百搭的風格設定,不論是除了人像用預設的「肖像」模式之外,其它題材用小編這組幾乎都可以搞定。
這是小編在山區拍到的琉璃蛺蝶,搭配的鏡頭是 SEL100400GM,拍攝距離約在 1 公尺,而上圖是原圖裁切 720 x 720 的成果,其身上豐富的絨毛細節完全展示了 A7R IV 的高畫素實力。
ILCE-7RM4 364mm ISO800 f/8.0 1/30s,這張是上一張未裁切前的原圖。
ILCE-7RM4 70mm ISO100 f/6.3 1/400s
ILCE-7RM4 35mm ISO200 f/1.8 1/40s
ILCE-7RM4 25mm ISO200 f/6.3 1/800s
ILCE-7RM4 24mm ISO50 f/13.0 1.3s
ILCE-7RM4 189mm ISO100 f/6.3 1/500s
ILCE-7RM4 19mm ISO100 f/8.0 1/250s
ILCE-7RM4 24mm ISO100 f/6.3 1/250s
ILCE-7RM4 17mm ISO100 f/8.0 1/160s
ILCE-7RM4 24mm ISO100 f/6.3 1/400s
▌室內空間拍攝 - 文心日日(保留 DRO / 取消 HDR)
這天拍攝空間時因為只打算提供機身直出的 JPG,所以將 RAW 格式關閉準備開啟過去僅能在 JPG 格式下使用的 HDR 功能,但卻怎麼樣都找不著…跟官方確認過才知道 A7R IV 的確取消了 HDR 拍攝,但保留 DRO 的選項,雖然 A7R IV 擁有 15 級的動態範圍,不過 HDR 在作業上還是比較有效率且效果自然,面對高反差的環境也能快速的迎刃而解;DRO 雖然能強化暗部的細節,但對於高光的抑制比較弱,如果真的是商業拍攝需求,還是得拍 RAW 再後製編修。
ILCE-7RM4 16mm ISO100 f/8.0 1/30s
ILCE-7RM4 16mm ISO100 f/7.1 1/10s
ILCE-7RM4 16mm ISO100 f/7.1 1/20s
▌金屬質感表現 - Triumph Taipei 凱旋台北旗艦店
因為看到 A7R IV 的官方實拍樣本有一張是美式重機,完美演繹小編心目中的金屬質感,在同事 Linus 的協助下小編來到 Triumph Taipei 凱旋台北旗艦店,舒適的展示空間讓小編一拍就是兩個小時,因為不方便帶燈具前往,所以全程都是用自然光作業,不過這裡的風格設定我選擇用「Clear / 透明」最能表現出理想的金屬質感,以下同樣是機身直出的 JPG 供大家參考。
ILCE-7RM4 40mm ISO200 f/11.0 4/5s
ILCE-7RM4 70mm ISO200 f/11.0 1/2s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新訊】Canon發表24-70mm f/2.8L與15-35mm f/2.8L鏡皇!
【新訊】Canon推出10倍變焦旅遊鏡RF 24-240mm f/4-6.3 IS U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