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牧洲
「It’s time to lip sync⋯⋯for your life!!」當聽到這句經典台詞,資深的變裝粉絲們就知道,一場精采的對嘴大戰,即將登場!
對於變裝熱潮的崛起,可能不少人好奇,變裝皇后從早年「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的地下表演,慢慢成為登上國際舞台、廣為人知的表演藝術家。究竟變裝皇后是怎麼從地下漸漸走入大眾視野,成為主流文化之一,甚至帶來席捲全球的影響力?
關於變裝(Drag)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目前比較廣為接受的說法之一為:19 世紀的歐美劇場,只有男性能夠登台演出,因此會由男演員穿著女裝出演女性角色,這些角色們穿著長裙、拖著(Dragging)裙襬的意象,為變裝一詞最早的開端。
而後因表演形式與場域的轉變,從劇場的歌劇演出,發展成酒吧與夜店裡的對嘴熱舞或反串模仿,逐漸成為大家印象中,頂著巨大假髮跟美艷濃妝、穿著亮片華服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
2009 年,美國資深變裝皇后魯保羅(Rupaul),打造了跌破世人眼鏡的全新實境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邀請了全美各地的變裝皇后在節目中一較高下,選出最後的后中之后。
從第一季首播開始,至今十五個年頭,以節目生態來說,很容易疲軟退燒,但以目前的收視率及熱度來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在全球仍有非常高的話題性及關注,甚至仍持續推出全明星季及其他國家的版本,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讓這個節目製播了多季之後,仍可持續熱播?
(同場加映: 挑戰並改變主流!《變裝的藝術》:讓審美觀更加多元)
圖片|《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開創話題、善用爭議
看準了變裝皇后的爭議性跟話題性,主持人與節目組非常善用這項優勢。節目初登場時,在社會風氣仍不是非常開放的美國,把「變裝皇后」、「同性戀」、「跨性別」搬上全國播映的電視節目,可以說是未演先轟動。
節目組曾經安排,讓長時間「見不得光」在夜店、酒吧表演的皇后們走上街頭、與民眾互動,直接捕捉了大眾看到皇后們的真實反應;節目方也多次將政治等敏感議題加入表演或比賽環節,節目成員也不諱言自己的政治立場,完全不害怕去挑戰、嘲諷、隔空開嗆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讓節目又多了一絲可看性。
雖然節目的高潮大多是表演或評審環節,甚至是參賽者間的大小抓馬,但也有許多打動人心的橋段。有多位參賽者在節目中,不時分享身為多元性別或少數族群,遭遇的歧視甚至暴力,這些心路歷程及生命故事,讓觀眾們更加貼近這群參賽者們。
(猜你想看:為你選書|《變裝的藝術》:顛覆想像!變裝就是一門戲耍性別的藝術)
圖片|《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競賽方式推陳出新、新舊元素交融
相較於以往的選秀節目,大多會是同種項目的競賽(唱歌、舞蹈),《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的皇后們,可以說必須要十項全能,每集五花八門的挑戰項目,舉凡個人才藝、音樂劇、服裝設計、名人模仿、喜劇演出等,即使是穩定領先的參賽者,也可能在不拿手的項目滑鐵盧。
而節目組在賽制上也不打算一成不變:在全明星第二季時,首創了「參賽者互相淘汰」的制度,讓當週的優勝者選擇其中一位墊底的皇后淘汰,淘汰的依據不再只是個人當週或以往的表現,更有可能是參賽者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全明星第七季時,首創了 All Winner Season,參賽卡司全部都是歷屆冠軍,空前絕後的陣容,設下了其他節目難以超越的高標。
另一個讓節目可以持續不退燒的元素,即有可能跟「舊面孔」有關;在新的一季開播時,觀眾需要重新認識、適應,甚至去喜歡上新的一批參賽者,可能有人對新卡司興趣缺缺,或深陷前幾季的情懷而選擇退坑。
但魯保羅的節目組很懂得「販賣情懷」,能在後續的季別看到前幾季的人氣選手不斷回歸,不只是出現一兩個鏡頭的蜻蜓點水,而是成為節目來賓,或指導後輩,或與學妹們同樂,甚至擔任客座評審、對嘴挑戰者等專業角色,成功結合不同世代的成員,讓觀眾在享受新賽季的同時,也能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現。
圖片|《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變裝皇后帶來哪些影響與爭議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能夠不斷締造佳績,甚至橫掃各大獎項,除了節目本身企劃的成功及高收視,不外乎是主持人及參賽者在節目中進行的各種倡議,呼籲大家投票、關心政治、慎選候選人等,更不用說對 LGBT 社群的長期關注與支持。
節目也完美體現了酷兒族群的羞辱轉換(shame transformation),原該是粗俗髒話的 Bitch,在皇后之間卻是親密的姐妹相稱;而同樣被視作羞辱含意的 Cunt,更是在節目中被轉換成變裝巨星的個人特質——魅力(Charisma)、獨特(Uniqueness)、膽識(Nerve)、才華(Talent),無疑是將多元友善以及性別倡議「貫徹始終」的電視節目。
然而,節目雖然享有美名,卻也跟其他節目一樣,難逃爭議及負評。在節目播出後,有多位跨性別參賽者揭發、抨擊主持人魯保羅的「恐跨發言」,也有多位參賽者在賽後控訴,在節目中遭到差別待遇或惡意剪輯。
另有評論指出,新時代的變裝已經不再是自我風格或理想的展現,已開始轉往追求物質跟視覺化的極致。
因比賽的要求及觀眾的標準不斷提高,參賽者們不只要苦練才藝,更要砸下大筆的費用治裝,曾有皇后苦不堪言,直說變裝對現在的她而言,比起一份工作或專業,更像是一個「昂貴的嗜好」。
主持人或評審也多次批評「非我族類」不符合他們審美的變裝風格或演出,讓本該充滿多元價值的節目,逐漸出現商業化,甚至奢侈化、審美單一化的跡象。
圖片|《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變裝熱潮何去何從
相較更為主流的歌手、舞蹈家,變裝皇后在早年,多數時候仍被當作濃妝豔抹的甘草人物,表演形式與身分也難被視為專業人士;然而,這樣的窘境,卻因一個電視節目的誕生,帶來了顛覆世界潮流的巨變。
即使在充滿多元價值的新興世代,也幾乎沒有另一個電視節目,有如此多元性別氣質及身分認同者出現其中,以現在的眼光及發展來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象徵,甚至可以被譽為衝撞社會體制的先鋒之一。
雖然近幾年節目出現不少爭議,也有不少人認為皇后熱潮已經到達收視天花板,開始漸走下坡;然而,以目前的趨勢觀察,皇后比賽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圖片|《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尤其今年第十六季,出現了首位台灣籍的選手妮妃雅(Nymphia Wind),除了讓台灣的變裝粉絲們士氣大振,更是台灣走向國際的最佳寫照。
究竟未來節目會何去何從?
有人預測節目會開始轉型,出現不一樣的比賽模式,也有人看衰,認為節目江河日下。
無論如何,《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確實立下了難以超越的標竿,節目為社會帶來的影響跟貢獻亦是有目共睹,即便有天正式畫下句點,皇后們也會在不同的舞台持續閃耀登場,繼續翻起美麗而強大的絢爛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