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紙餐盒裝遇油.高溫 釋出微塑膠危健康

大愛新聞
發布於 02月15日11:34

喜歡外食的民眾要特別留意,不論是喝咖啡、外帶餐點,紙杯、紙餐盒幾乎是每天日常。但飽餐一頓後,可能會賠上健康。主要因為,紙餐盒內部有一層淋膜,遇到高溫、高油、酸鹼度高的飲品,就會被破壞,進而釋放出塑膠微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民眾過往都認為,這些微粒進入到人體後,會自動代謝,但是,近年臨床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沉積在人體的器官、血管。

可想而知,當這些外來廢棄物,堆積過多。影響到器官運作,導致身體機能受阻,進而引發疾病。 所以下次外帶時,還是自備環保杯、環保餐具,除了減少垃圾,更是為了自身健康。

每天到咖啡機前報到,這一味濃醇香,被許多人稱為續命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民眾:「(一個星期可能會要喝個幾杯),幾杯,大概5杯吧,喝拿鐵,熱的。」

大愛電視記者 林亦庭:「喝咖啡給人滿滿能量,但是你有想過,你喝下去的,可能不只是能量,還有塑膠微粒嗎?因為在紙杯裡面有一層淋膜,它碰到高溫、油脂,或是酸性食物,就容易分解。」

中國附醫毒物科主任 洪東榮:「(淋膜)耐熱的溫度不會太高,一般來講,大概就是80℃、90℃左右,塑膠微粒基本上就是脂溶性,所以你油上去,它會溶出來。」

假如用紙杯裝熱拿鐵,危險因子除了高溫,飲品加入含有油脂的牛奶,也會導致塑膠微粒,釋放更多。

北榮遺傳優生科主任 張家銘:「你可以看到這些細胞,它上面亮亮的,這些東西,就是那個塑膠微粒,這個是血管壁,那你可以看到這邊都是,這些塑膠微粒,就像這個冷氣,它被(髒汙)這個擋住、塞住了,它的作用就很明顯下降,除非你把它清乾淨。」

你以為塑膠進入人體,會被排出來,其實不然,塑膠微粒的大小,達奈米等級,而人體組織就像濾網,它們會穿透、沉積在器官及血管,最受影響的器官,包含負責排毒的肝、腎臟,還有腦部。

北榮遺傳優生科主任 張家銘:「這些東西層層過濾之後,最後科學家發現最多的就是,腦這個地方沉積最多,特別是失智的人更多,有失智的跟沒失智的比較起來,有失智的人,腦裡面的塑膠微粒,是沒有失智人的5.3倍。」

塑膠危機無所不在,就算不喝咖啡,手搖飲、餐點外帶,也都是高接觸者。自備餐具、環保杯的口號,不只是為了地球,更是幫自己杜絕健康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