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府推廣全民運動,還有國內各種競賽如馬拉松、單車、三鐵…等等,加上健身房的盛行,運動風氣漸漸在生活中蔓延。 減重的方式千百種,運動應該是最自然也最健康的方法之一 。但嘗試用運動減重的時候,常常發現效果不佳,無法持續,甚至越動越肥的情況。這當中大多是因為方法不對或觀念錯誤造成的後果。所以,讓我們一起搞懂這些觀念,用正確的方式,讓運動減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運動時間多久才夠
最常聽到的運動原則是 ”3.3.3”,就是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其中提到30分鐘,以往的觀念是30分鐘內消耗的大多是水分跟醣類的熱量,像是肌肉肝醣,30分鐘後才會開始燃燒脂肪熱量。但是問題來了,不是每個人都能持續運動這麼久,特別是肥胖的人,可能10分鐘就氣喘如牛,根本無法持續到30分鐘。好在,新的研究指出,運動是可以分期的,就是把一天30分鐘的運動分3次完成,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原因在於 ”運動後熱效應 ”。簡單的說,就是運動後代謝率的增加會持續一段時間,分次運動時,這種代謝增加的次數比單次運動多了,所以效果不亞於單次長時間的運動喔! 所以不能再說沒時間運動了,只要有心,一天內撥3個10分鐘出來動一動,也能輕鬆瘦身。
2.時間地點重要嗎
基本上要抽出時間來運動對一些人來說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更別說要選什麼時間運動較好了。不過,還是有研究報告指出,晚上進行運動的人效果最好也最能持續,原因在於人體在晚上6點到9點之間 ,身體的柔軟性和靈敏性最好、肌肉的力量和心肺功能也處於較佳狀態 。因此,晚上運動比起其他時間效果較明顯,剛好也配合一般人下班後的時間,別賴在電視前,出門運動吧。
至於運動地點的選擇,以最簡單的快走慢跑或騎腳踏車為例,在戶外比在跑步機或室內固定式腳踏車可以多消耗5%的熱量。原因在於戶外運動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例如崎嶇的路,自然逆風,上坡、下坡的變換節奏,身體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來調整適應,所以效果會比在室內好一些。
3.有氧無氧分不清
一般較溫和的運動都屬有氧運動,例如走路、慢跑、游泳、跳舞、騎單車等等。由於運動強度較小,瞬間需要的能量較低,所以氧氣足夠供給運動的肌肉。有氧運動能持續一段時間,葡萄糖能源被消耗到一定程度時,身體便開始燃燒脂肪作為能源。有氧運動時的心跳速度最好能達到最高心律的70%。 最高心律一般是以220減你的年齡就是你這個年齡的最高心率。例如年齡50歲, 220 - 50 = 170 170 X 0.7 = 119 ,適當的運動心率為每分鐘119 下‧ 無氧運動通常都是爆發性的運動,像短跑和舉重。當運動強度超越一定限度時,身體攝取氧氣的速度可能不足以配合,造成相對缺氧的狀態,這時肌肉細胞需要分解預先儲存的糖元來產生6-磷酸葡萄糖,再分解後就釋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這種能量可作為暫時的應急之用。無氧運動能刺激肌肉細胞,增加肌肉組織的量以及強度。想燃燒脂肪來減重還是以有氧運動為主,但是適當的無氧運動可以增強肌肉量及強度,對於提升整體新陳代謝也是有幫助的。
4.運動前後該不該進食
運動前的進食以不影響食物消化吸收為原則。一般建議約運動前1至2小時可攝取一些熱量如碳水化合物,讓運動更有效率,也才不會血糖過低而不適。
至於運動後該不該進食 ,很多人因為害怕運動後身體對於食物的吸收率更好,所以不敢吃東西。但是研究指出,運動後吃進的熱量反而較不會被當成脂肪儲存,而是拿去修補運動損耗的肌肉組織。運動後的肌肉組織比脂肪組織對熱量的吸收有更強的競爭力。 較理想的進食時間是運動後1小時之內,身體會迅速吸收吃進去的營養 ,提供修補之作用。而運動後不吃東西,可能會使肌肉分解肌蛋白來補足能量的缺乏,使肌肉的比例下降,對新陳代謝的提升並不利。所以運動時間安排在飯前可以達到較好的減重朔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