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胃、人不老」,聽似一句廣告詞,但消化系統裡的腸道益生菌,的確攸關人能否健康長壽。研究發現,百歲人瑞除了規律的生活方式、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之外,腸道益生菌的生態,明顯和一般人不同。
人體的腸道擁有自主的神經系統,可以獨立運作,因此被稱為「第二個大腦」。第二個腦主宰的是人體的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也是我們能夠維持健康長壽的關鍵。
人的細胞總數10兆多,但全身微生物菌超過100兆。高達95%的微生物菌存在於腸道,由於多數的免疫細胞也生活在腸道,因此腸道菌的健康攸關人的免疫力,是抵抗疾病時的重要武器。
研究:人瑞擁有獨特的腸道益生菌生態
日本慶應大學7月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發現,百歲人瑞含有的名為「isoalloLCA」的次級膽酸(secondary bile acids)濃度特別高,有助於抑制壞菌生長,促進腸道健康。
次級膽酸是膽汁成分-膽酸的一種,肝臟製造出初級膽酸,經過腸道菌代謝之後,就會產生次級膽酸。研究發現,isoalloLCA是由一種名為Odoribacteraceae的菌類所代謝,抑制壞菌的作用特別強大,尤其是會造成腹瀉和結腸發炎的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以及對萬古黴素(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腸球菌(VRE)。
這項研究比較3個年齡族群的腸道菌相,分別是均齡107歲、85~89歲、以及21~55歲,結果發現百歲人瑞組含有的次級膽酸isoalloLCA,明顯高於其他2個族群。研究也發現,isoalloLCA可抑制腸道的壞菌生長。
好的腸道菌組成 延緩認知退化、減少發炎
早在一個世紀之前,俄國微生物學家梅契尼可夫(Elie Metchnikoff)就發現優格裡的乳酸菌可延緩人體認知功能的退化。2017年法國農業糧食研究所(INRAE)從實驗老鼠的研究發現,年齡會造成腸道菌相改變,進而引起體內發炎。這個結果也適用在人類身上。
腸道菌生態的組成,和腸胃道狀態息息相關。當菌叢維持平衡時,可保護人體免於有害的發炎反應。但隨著年紀增長,腸道菌相會因為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個別差異,而出現極大的變化。
2021年1月由《生物醫學(BMC)》出版的研究指出,BMI超過32.5的肥胖症病患,腸道菌叢的益菌減少,導致腸道的上皮細胞組織遭到破壞,進而誘發體內的發炎反應。
年長者的腸道菌叢生態,也面臨類似的威脅。隨著年紀增加,年長者容易發生腸道微生態失調 (Gut dysbiosis)現象,導致體衰、神經退化性疾病、胰島素阻抗、二型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研究也發現,罹患肌少症的長者,腸道菌的狀態也相對較不健康。
這些食物提供天然益生菌
能活到百歲仍很健康的人瑞,到底有哪些身體特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康健雜誌》主辦的《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精準健康,活躍長壽」》的專題演講就提到,腸道菌相的好壞,除了先天基因,大部分還是跟後天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像是運動、睡眠、心情,甚至有沒有頻繁使用抗生素和藥物,這些都是影響後天腸道菌組成的因素。
美國養老社區品牌Overturer也建議,許多食材都含有天然益菌,像是蘆筍、香蕉、菊苣(苦菜)、大蒜、菊芋、洋蔥,和全穀物。天然發酵食物也含有豐富益生菌,像是韓國泡菜、鹽漬泡菜、味噌、發酵黃豆餅(天貝)、康普茶等。
資料來源:Live Science、Gut Microbiota for Health、Overture
延伸閱讀:
k 原來這就是醫護嗎?貪錢亂診亂開刀,大家還護著他!病榻中常夢見被哄騙開刀裝腰椎止滑夾前還能工作謀生養小孩,假日全家出遊景像!走路右兩腳趾才會麻痛,給現高七賢脊椎斂財勳看!半年開了兩次刀,五次止痛術又植入止滑脫彈簧!每次都跟我講:-)手術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結果瞎搞到腰臀雙腿時刻極度酸麻痛苦!再去高長庚加害饒看診說這要開骨融合裝支架!術前晚還跑來問我你到底怎麼了?刀後症狀更嚴重,笑回:-)你開刀前就是這樣子啦!訛詐上百萬還被搞的癱瘓病危,命也快沒了!人心真的要夠惡夠髒,才能賺飽污心錢!🤕🤕🤕
10月28日02:1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