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星期就是農曆春年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年菜和親友團聚,但傳統年菜及零食點心大都屬於肉類或加工食品、並以高油、鹽、糖烹調製作,據調查,約4成的國人年後體重平均增加約1.7公斤,衛福部建議,年菜可多運用高纖食材、以天然香料取代鹽糖、選用好油及堅果、多用蒸煮烤取代油炸、優選零食並與家人分食。
衛福部國健署今天舉行「迎『蛇』益壽巧手菜 營養健康接『龍』來」衛教記者會,要教民眾在容易大魚大肉的春節圍爐期間,透過食材替換及調整烹調方式,兼顧美味與健康。
署長吳昭軍表示,高熱量、高油鹽糖及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容易提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的罹患風險,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更指出,約4成的國人年後體重平均增加約1.7公斤,春節期間除了運用「飲食5撇步」或「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原則,補足每日所需營養外,出門走春、拜年時,可選擇散步或是騎腳踏車等方式,增加身體活動量,消耗年節攝取的過多熱量。
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65%以上國人平均每日鹽份攝取超過建議量6公克、17.3%國人平均每日添加糖份攝取超過總熱量的10%、81.2%國人平均每日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90%平均每日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
賈淑麗提到,這個周末許多民眾會上街購置年菜所需食材,由於年菜掌廚者,未必就是平常在家的主要烹飪者,提醒民眾把握「低油低鹽」、「選擇好油」、「多購置高纖食品」等原則,也可作為平常料理的參考建議;年節傳統零食點心多含高油鹽糖及添加物,可改以無調味堅果、海苔片、
蔬菜脆片、新鮮果乾等替代,並與家人分食分量,增進情感,桶裝零食建議分格限量慢慢吃,避免整桶擺上桌。
國健署今年邀請「駱師父醬味川客菜」餐廳主廚駱進漢,設計不同以往的年菜,像是過年應景的「歲歲平安盅」(佛跳牆),以豆製品取代豬腳、排骨等紅肉類,並添加芋頭、栗子及多種菇類提升鮮味,再以蔥薑蒜、紅棗、黑棗等天然食材清燉烹煮,取代鹽、糖等調味料,吃起來鮮甜不油膩又大幅增加膳食纖維的含量。
「金獅報團圓」(獅子頭)運用洋蔥、紅蘿蔔、香菇等蔬菜末和豆腐泥取代肥肉,再拌入薑蒜片、蝦米、香菜等風味食材一同蒸熟,不僅能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還能同時吃到多種蔬菜,與市售年菜相比,融入這些健康撇步,就可減少約30%鹽、糖、油脂、增加25%膳食纖維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