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李女士因肥胖、慢性咳嗽及過往生產與手術經歷,長期受到應力性尿失禁困擾,只要咳嗽或打噴嚏就會漏尿。直到近日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泌尿科趙梓辰醫師檢查後,透過無張力尿道中段吊帶手術,成功改善多年困擾,重拾生活品質。
尿失禁分類與女性高發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尿失禁依病因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 應力性尿失禁:因咳嗽、打噴嚏或腹壓增加導致漏尿,好發於生產經驗多、肥胖或吸菸女性。
- 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過度敏感,突感尿意但無法及時如廁,隨年齡增長風險提高。
- 混合性尿失禁:同時具有應力性與急迫性尿失禁症狀。
- 滿溢性尿失禁:膀胱缺乏收縮力導致尿液滯留,常見於神經性病變患者。
趙醫師指出,台灣約25%的女性曾經歷不同程度尿失禁,臨床診斷通常經尿液檢查、內診、棉墊測漏試驗及尿路動力學檢查,精準判斷病因與程度。
應力性尿失禁治療方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目前治療應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方式包括:
無張力尿道中段吊帶手術:
透過小傷口植入網膜,支撐尿道,僅於腹壓增加時發揮作用,避免漏尿。
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治癒率高達九成,但術後需定期回診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尿道填充物注射:
使用長效型聚丙烯水凝膠增加尿道阻力,適合部分患者需求。
趙醫師提醒,應力性尿失禁多因尿道結構薄弱或鬆弛所致,手術可有效重建支撐力,顯著改善症狀。
日常調整與保健建議
雖然尿失禁不會直接威脅健康,但對生活品質影響深遠。趙醫師建議:
- 飲食調整:注意水分攝取,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飲品。
- 慢性病治療:積極治療慢性咳嗽與便秘,減少腹壓增加的情況。
- 排尿習慣:避免半蹲如廁姿勢,養成定時解尿習慣,尤其返鄉過年時更應注意。
女性尿失禁雖常見,但透過正確診斷與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困擾。趙醫師鼓勵患者主動就診,並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為健康加分,迎接更自在的人生!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大笑、打噴嚏就漏!婦科醫教「5招防尿失禁」 尤其要少喝這2種飲料
·每次想大便,坐上馬桶卻都先尿出來? 醫曝真正原因…很正常的啦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玩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無力,超強止痛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一生勞碌實在才會信了小人,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真心不想拖累她們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
01月23日12:35
顯示全部